
-
15 2020.12
数字技术点亮智慧之光(科技视点)
在2020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一款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随着现场音乐“起舞”:两个机械手臂灵活转动,另一端的作业图像便可实时回传……采用这款机器人后,作业人员即使身在地面,也能远程完成... <更多>
-
15 2020.12
市场、政府齐发力,避免充电桩成“充电装”
“新能源车主最怕啥?怕车子开半路没电。比没电更绝望的是啥?找到充电桩却充不了电。”安徽省淮南市新能源车主张强说,因为在充电站没法充电,他只好打电话求援拖车。 <更多>
-
14 2020.12
5G场景无人驾驶新能源商用车制造基地投产
随着第一辆智能新能源商用快递车下线,由山东豪驰智能汽车有限公司投资、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全国首个5G场景无人驾驶新能源商用车制造基地12日正式投产。 <更多>
-
14 2020.12
38万公里之外的亲密“牵手”(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肩负从月球取样返回使命的嫦娥五号探测器,再次顺利迈过重要关口。12月6日5时42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于6时12分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 <更多>
-
11 2020.12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垮塌受关注
?近日,位于美属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的射电望远镜因结构失控而垮塌,引发多方关注。此前,负责管理该望远镜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阿雷西博望远镜将退役,并以可控方式拆除。 <更多>
-
11 2020.12
我科研团队揭示新冠病毒由水貂向人传播机理
目前,欧美出现水貂将新冠病毒传播给人类的个案,近2千万只水貂被扑杀。那么,水貂是如何将新冠病毒传播给人类的?近日,《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刊出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步志高团队领衔的研究论文《新冠... <更多>
-
10 2020.12
见证珠峰“8848.86米”:勇于攀登的“科技长虹”
今日,珠峰“新身高”正式出炉:8848.86米。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珠穆朗玛峰,半年后,通过复杂的计算消除误差等一系列的工作,精确珠峰高程正式出炉。 <更多>
-
10 2020.12
芯片或成未来汽车“命门”
疫情影响下,全球芯片供应紧张,汽车行业也受到波及。近日有消息称,大众汽车部分车型的关键零部件因为芯片短缺面临生产中断的风险。对此大众中国回应称,芯片供应确实受到影响,但情况还没有传闻中那么严重,目前正... <更多>
-
09 2020.12
量子安全通话 亮点不在可加密,而在加密方式
在竞争激烈的量子科技领域,我国科学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树起了一座举世瞩目的里程碑,量子通信方面的研究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天地一体化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正在向我们走来。 <更多>
-
09 2020.12
人工智能赋能,5G基带电路可定制化自动生成
5G基带电路及相关芯片是5G基站及终端的核心,但它们的开发难度很高,往往需要很多工程师开发几年才能完成。而各行各业对于5G的需求千差万别,一些简单的应用如果也用高大上的电路是浪费的,这相当于杀鸡用牛刀... <更多>
-
08 2020.12
微波雷达引导嫦娥五号实现“太空牵手”
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高的任务。6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25所研制的嫦娥五号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作为中远距离测量的唯一手段,成功引导首次月球轨道无人交... <更多>
-
08 2020.12
“微时代”的中科院“银发天团”“触网”新体验
在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有这样一批“银发族”,他们积极学习新技能,玩转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微博、抖音、快手…… <更多>
-
07 2020.12
我国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成功发射高分十四号卫星
12月6日凌晨,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并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 <更多>
-
07 2020.12
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创新谈)
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更多>
-
04 2020.12
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月面自动采样封装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2月2日22时,经过约19小时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并已按预定形式将样品封装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