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5 2020.12
北斗时空智能技术成创新创业新赛道
第三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现场复选暨双创生态发展论坛22日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拉开帷幕。来自中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高科技企业近300个创新创意项目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北斗时空智能技... <更多>
-
24 2020.12
“北斗+大健康”应用生态体系逐步完善
“医疗设备生产端如果融合北斗等智能系统,可以开发出更多的功能,实现更多的应用。”12月22日,北斗+大健康产业专家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相关话题,共同为北斗与卫生健康领域未来的深度融合发... <更多>
-
24 2020.12
全国政协围绕“人工智能发展中的科技伦理与法律问题”协商议政
十三届全国政协第45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3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对建设科技强国和... <更多>
-
23 2020.12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隐私计算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
今年上半年,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被纳入国家所定义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中。国家发改委随后发布“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旨在构建数字化产业链,培育数字化生态,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更多>
-
23 2020.12
天启星座08星得名“平安1号” 将服务“物联网+金融”
天启星座08星22日搭载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顺利升空入轨,该卫星将在经过平台及载荷测试后与“天启星座”其他在轨卫星组网运营。 <更多>
-
22 2020.12
超9万亿立方米!第二次青藏科考初步摸清亚洲水塔水量
亚洲水塔究竟有多少水?21日,记者从中科院青藏高原所获悉,经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初步估算,亚洲水塔中的冰川储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处的径流量之和超过9万亿立方米。 <更多>
-
22 2020.12
嫦娥五号搭载北京冬奥会展示品交接仪式举行
21日,在中国传统节气冬至到来之际,嫦娥五号搭载北京冬奥会展示品交接仪式在北京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举行。完成月球之旅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旗、会徽、吉祥物,首次与公众见面。 <更多>
-
21 2020.12
新型原子钟140亿年内误差不超1/10秒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利用量子纠缠现象新设计出一种原子钟,如果运行约140亿年(大约是当前宇宙的年龄),该原子钟可将时间精度保持在1/10秒之内。 <更多>
-
21 2020.12
细数“嫦五”九天揽月之旅中的电子“智造”
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地球,至此,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圆满完成。承担此次发射任务的是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长征火箭家族中,长五无疑是真正能扛起大梁的“大哥”,未来它也... <更多>
-
18 2020.12
上九天 嫦娥揽月 穿星河 逐梦无垠(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经历23天的旅程,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更多>
-
18 2020.12
嫦娥五号 创造五项中国首次(权威发布)
国新办17日举行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有关情况发布会,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介绍,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更多>
-
17 2020.12
静待“嫦娥”回家!四子王旗着陆场准备就绪
携带着珍贵月壤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即将结束太空之旅,在内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记者12月15日从嫦娥五号任务着陆场区指挥部获悉,目前着陆场系统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全力迎接嫦娥五号平安回家。 <更多>
-
17 2020.12
科技赋能重建文化产业新生态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这是“十四五”时期摆在文化产业发展面前的重要任务。当前,随着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全面融合,文化行业的整体业态发生了颠覆性变化。 <更多>
-
16 2020.12
“天问一号”距地球超1亿公里 预计明年2月抵达火星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截至12月14日21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已在轨飞行144天,飞行里程约3.6亿公里,距离地球超过1亿公里,距离火星约1200万公里,飞行状态良好。 <更多>
-
16 2020.12
接种疫苗并不意味可恢复正常生活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12月11日批准了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与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申请。这是第一款获批在美国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被允许用于16岁及以上人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