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2 2021.11
“5G+AI”给日常生活增彩(网上中国)
走进“AI家庭”,将操作行为转化成声音信号,可以实现对家用电器的全智能操控;踏入“5G智慧雪场”,可以“浸身其中”参与冰雪运动;借助扩展现实技术,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大型演出现场及电影场景……以“数即... <更多>
-
19 2021.11
可控蛋白质功能的纳米“计算机”研制成功
创建用于精准医疗的纳米级计算机,长期以来一直是许多科学家和医疗机构的梦想。现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首次研制出一种纳米“计算机”,可控制参与细胞运动和癌症转移的特定蛋白质的功能。这项发表在1... <更多>
-
19 2021.11
互联网体验还可以更舒心
各类广告弹窗频频跳出、APP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互联网平台客服热线没人接……使用互联网时,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工信部近日印发《关于开展信息通信服务感知提升行动的通知》,决定从2021年11月至202... <更多>
-
18 2021.11
工信部下架540款APP
“截至目前,已组织检测21批次共244万款APP,累计通报2049款违规APP,下架540款拒不整改的APP,对违规行为持续保持高压震慑。”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日前透露,工信部聚焦人... <更多>
-
18 2021.11
让病灶“历历在目”,黑科技为医生装上“透视眼”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五病房张相彤主任和梁洪生教授借助3D可视化技术、混合现实技术,施展出“庖丁解牛”的神奇功夫,成功地为患有寰枢椎水平肿瘤的冯先生拆除了可怕的“定时炸弹”。 <更多>
-
17 2021.11
到2025年行政村5G通达率将达八成
工信部日前下发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夯... <更多>
-
17 2021.11
机器学习可预测未上市新型人造毒品
英国《自然·机器智能》杂志15日发表一项计算生物学突破,包括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自动化、生成式的机器学习方法,可以仅利用质谱就确定未知的新型精神药物(又称人造毒品)的化学结构... <更多>
-
16 2021.11
“线上+线下”场景并行 数字人民币推广全面提速
刚刚过去的“双11”电商促销活动期间,建行联合京东为北京、上海、深圳、大连、西安、成都等10余个城市的消费者发放了一批数字人民币红包,支持数字人民币的新用户在“双11”期间尝鲜数字人民币支付。 <更多>
-
16 2021.11
实行揭榜挂帅 铺设科研新路(科技自立自强)
近年来,贵州深化科技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行“揭榜挂帅”,引进人才和技术,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源头供应能力,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截至目前,贵州共发布10批24个技术榜单,立项实施11个重大科技项目,资助... <更多>
-
15 2021.11
新能源汽车产销10月再创新高
记者日前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今年10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33万辆和233.3万辆,环比增长12.2%和12.8%。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速更为明显。 <更多>
-
15 2021.11
免疫系统对冠状病毒有“记忆”
英国《自然》杂志11日发表的一项免疫学研究指出,过去对其他冠状病毒的暴露或许能提高身体清除新冠病毒的速度,因为免疫系统有“记忆”,能记住在不同冠状病毒中都高度保守的病毒复制蛋白。 <更多>
-
12 2021.11
“她”力量闪耀宇宙苍穹
万众期待之中,截至北京时间11月7日20时28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 <更多>
-
12 2021.11
纤维素制成闪光材料无毒可降解
?生活中有很多闪闪发光的包装,化妆瓶、水果盘等等,但它们很多是由有毒和不可持续的材料制成的,会造成塑料污染。 <更多>
-
11 2021.11
中国天眼下,那些追寻星空的少年
2011年春天,贵州南部的一个偏远小镇,群山环绕的天然喀斯特洼坑里,迎来了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的破土动工。 <更多>
-
11 2021.11
地球轨道变化可触发气候突变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个“史”不仅仅是人类文明演化历史,更是漫长的地球自然变化史。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