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7 2021.12
让新鲜农产品搭上互联网快车
在山东德州禹城,刚刚从地里采摘下的芹菜迎着晨光被送上去往中心仓的汽车,经过分拣、加工、输送等高效处理流程,这些及时进仓保存的芹菜最终以新鲜的状态被端上了餐桌。 <更多>
-
06 2021.12
好险!国际空间站躲垃圾急变轨 太空怎么搞卫生?
据俄罗斯航天局当地时间12月3日消息,国际空间站(ISS)当天早些时候进行了一次变轨,以避免与美国1994年发射的火箭的一块碎片发生碰撞。 <更多>
-
06 2021.12
微信开放电商外链——网络生态巨变已在路上
近日,微信发布声明称,点对点聊天场景中将可直接访问外部链接,并将在群聊场景试行开放电商类外部链接直接访问功能。记者测试发现,在微信私聊时已可以分享淘宝商品链接,并在点击链接后直接跳转到淘宝页面,还能完... <更多>
-
03 2021.12
干细胞模型再现人类胚胎早期发育
据英国《自然》杂志2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科学家用人多能干细胞建立了一个模型,可用来研究人类胚胎植入子宫的过程。人胚状体(blastoid)是模拟早期人类胚胎的结构,在研究中能准确再现人类胚胎早期发育的关... <更多>
-
03 2021.12
中欧火星探测器成功开展在轨中继通信试验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1月,我国“天问一号”与欧空局“火星快车”任务团队合作,开展了“祝融号”火星车与“火星快车”轨道器在轨中继通信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更多>
-
02 2021.12
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中国空间站的时代已经来临
10年前,有人在网上发帖问:“国际空间站何时轮到中国人上去?”下面一条回复霸气十足:“中国人要上就上自己的空间站!” <更多>
-
02 2021.12
打造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的智慧大脑
杨凌,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一座走在世界前列的农科新城。近年来,杨凌在履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使命的同时,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创新环境监管模式,坚决打赢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 <更多>
-
01 2021.12
创新再创新 做“顶天立地”的科学家
当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宋健院士站着讲了20多分钟后,工作人员终于坐不住了。虽然老先生思维敏捷声如洪钟,但再有不到一个月,他就90岁了。 <更多>
-
01 2021.12
月球表面发现“天外来客”
月球表面有“天外来客”吗?“天外来客”能为月球提供水?基于“嫦娥四号”获取的具有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与光谱数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首次在月球表面识别出年龄在一百万年以内的碳质球... <更多>
-
30 2021.11
5G这张网改变了什么?
近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相继宣布,开启5G消息试商用。部分省市试行以5G消息向公众推送寒潮预警信息、提供消防应急报警服务等。 <更多>
-
30 2021.11
美容界“抗衰之王”富勒烯让钻石不再易碎
据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来自中国、德国和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制造不易碎钻石的方法,造出了新形态的钻石——次晶金刚石。 <更多>
-
29 2021.11
破解芯片人才培养“卡脖子”难题
11月,新一年毕业季刚刚开启。一所地处三线城市的大学里,有两名硕士毕业生早早迎来了让人艳羡的工作机会——年薪35万元,从事芯片设计工作。 <更多>
-
29 2021.11
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进入密集发射期
由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进入密集发射期,预计未来3个月左右将完成7次发射履约。 <更多>
-
26 2021.11
我国科普人员超181万 科普经费达138亿元
科技部日前发布的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科普人员规模为181.3万人,人员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各级政府部门拨款科普经费达138.39亿元,比上年提高0.97个百分点。广大科普工作者采取... <更多>
-
26 2021.11
护航冬奥会 气象科技实现两个“首次创新”
从11月6日北京迎来今冬初雪便达到暴雪量级,到一波接着一波寒潮“侵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赛前的最后一次全方位测试活动并未受到特别影响,2地3赛区的8个竞赛场馆正在按计划稳步进行10项国际赛事、3...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