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田间看春耕之变
人勤春早,鲁西南的田野里生机勃勃。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南站街道大街村,种粮大户徐西俊走在田垄边,不时俯身查看苗情。“前两天刚浇了返青水,麦子长势比去年好多了。”
与往年的田间喷灌不同,今年,徐西俊在麦地安装了滴灌设施。一条条黑色软管把养分精准“配送”至每一株小麦,不仅提高了灌溉效率,还节约了水和肥料。
在麦地旁,一排太阳能供电的杀虫灯引起记者注意。徐西俊介绍,它利用昆虫趋光性原理,引诱害虫扑向灯箱内的电网实现杀虫,从而减少农药使用。
走访中,不少种粮大户告诉记者,水、肥、药用量减少了,但粮食单产却增加了。一增一减背后,是一批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流坡坞镇,记者看到一处“别样”的麦地——以田垄为界,相邻两片农田里麦苗长势截然不同。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们把农田一分为二,一侧使用沼液水肥一体化灌溉,另一侧使用传统化肥。”阳信县神杰广宁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宁拿起两株麦苗向记者展示,“用沼液水肥一体化灌溉的小麦根系发达,长得快,麦苗颜色也深。”
流坡坞镇的肉牛养殖规模超4万头,随着产业规模化发展,粪污面源污染的问题随之而来。这两年,当地政府与中广核阳信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由企业通过专业的固液分离技术把牛粪变为沼液,发酵、稀释后用于农田灌溉。
作为当地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流坡坞镇段家村村民段海燕在去年尝试了这种新方法。“和以前相比,每亩小麦增产100多斤,土壤肥力提高的同时,土地板结问题也迎刃而解。”段海燕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聚焦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拓展服务领域和模式。针对农民需求,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和服务机构推出各类贴心的农业服务“大礼包”,让农民尝到了更多种地的甜头。
在滨州市滨城区后尹前村,种粮大户尹洪光向记者介绍了与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签订的“小麦套餐”。“公司负责供种、播种、收麦等环节,等麦子成熟后,还会加价10%收购。现在种地真赶上了好时候。”种了半辈子地的尹洪光感叹道。
订单农业的推广,改变了当地小麦种植结构和种植方式。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付蕊说,如今,“订单农户”数量越来越多,仅中裕一家企业就有270万亩优质小麦订单种植基地,涉及“订单农户”35万户。
在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的展厅,面粉、挂面、谷朊粉、酒精、蛋白肽等多类产品琳琅满目。“我们形成了从育种、订单种植、食品加工到生态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产业闭环。一粒麦子可以加工成600余种产品,一吨小麦的‘身价’可突破9000元。”付蕊说。
“我们种的不单单是麦子,而是一条绿色循环产业链。种得好,也要用得好,这样才能端牢中国饭碗。”付蕊深感肩上的责任沉甸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