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积分”背后的乡村善治“密码”
“只要使用‘公德积分’,就可以到银行申请贷款,帮助我们减轻了发展产业时的资金压力。”
果农毕延义来自江西省武宁县官莲乡东山村,他承包了300多亩果园种植柑橘和杨梅,去年收入达到30多万元。眼看着市场行情向好,再加上种植技术日渐成熟,今年他盘算着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他说:“农民可以用作抵押的财产不多,贷款难度比较大,过去我们时常因为资金周转困难而发愁。”
如今,靠着日常生活中攒下的“公德积分”,毕延义的资金问题迎刃而解。东山村村委会副主任魏明伟告诉记者,为了提升乡风文明和社会治理水平,东山村成立“公德银行”理事会,按照“一次授信、逐年评估、动态调整”原则,对全体村民在邻里和睦、律己守法、移风易俗、清洁卫生等方面进行评比,好人好事、善行义举、文明行为可以加分,对违法违规、不道德、不诚信等行为进行扣分,村民可以通过累积“公德积分”,在当地银行获得产业发展惠农贷款,从而将乡村管理日常事务量化为积分指标,引导村民开展文明实践。
“现在村民们参与文明实践的积极性很高,我的公德积分账户上就有90个积分,可以获得20万元的贷款授信额度。”毕延义说。
中国农业银行武宁县支行行长卢青林介绍,银行会根据公德积分的评定结果,并结合个人征信,给予10万元至30万元的授信额度,帮助村民解决发展产业过程中的融资难题。截至目前,中国农业银行武宁县支行在全县共授信2140户,发放贷款2.78亿元。
为充分调动村民参与自治的热情,武宁县还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公德超市”,当地政府以家庭为单位给村民设立“公德账户”,村民每个季度可以根据账户内的积分,到“公德超市”免费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
“1个积分可以兑换一支牙膏,3个积分兑换一袋洗衣液……”来到清江乡龙石村的“公德超市”,货柜里整齐摆放着洗衣液、毛巾等物品。村支书程戈告诉记者,开通“公德账户”后,村民们更加自觉弘扬和践行新风尚,乡风文明蔚然成风。“每个家庭的‘公德账户’都是一本善行的记录册,‘公德积分’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得物质奖励,对于孩子而言也是一堂生动的家庭教育课。”程戈说。
目前,武宁县已经有七成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公德超市”,近百家超市兑换物品价值约500万元。
武宁县委书记洪碧霞表示,武宁县大力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探索公德积分、公德超市、公德激励的德治模式,对好人好事、善行义举、文明行为进行积分奖励,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