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贵州】党建赋能 乡村善治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实施“四大工程”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发布日期:2023.01.06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至:
摘要

“垃圾分类难吗?”


“一点儿都不难!”面对记者的提问,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党支部书记李良平朗声答道。


李良平介绍,今年以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和发动下,镇山村群众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和设施投放准确率均超过95%,该村还荣获了“全国文明村”称号。


是什么让难事不再难?


“坚持党建引领,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家家户户齐参与。”李良平道出秘诀。


据了解,花溪区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为契机,围绕发挥乡、村党组织作用,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雁阵、善治、智汇、暖心“四大工程”,在全区创建了15个乡村治理试点村,122个行政村实现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全覆盖,实现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双提升。


实施“雁阵工程”,建强乡村治理“主心骨”


“在燕楼镇党建办、综治办跟岗锻炼1个月的时间,不仅系统学习了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相关政策,还提升了自己的水平能力。”在花溪区“支书大讲堂”活动现场,同心村党支部书记付玉琳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付玉琳得以到乡镇跟岗学习,全靠该区实施的村干部“上挂”学习机制,作为提升村级党员干部乡村治理能力水平的重要举措,该机制作为具体实施目标被纳入“雁阵工程”。今年来,该区通过开设“支书大讲堂”、搭建“比武擂台”、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双百工程”、推行后备力量“N+1”帮带机制等措施,实现村级组织党员干部全过程培育、全覆盖培训。仅村干“上挂”一项,就完成了700多名村干部到区、乡跟岗锻炼。


“‘雁阵工程’的实施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员队伍接硬茬、善治理的能力,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农村‘五治’、乡村振兴、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中,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网格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青岩镇党委书记刘海峰向记者介绍。


实施“善治工程”,构建乡村治理“大格局”


“今年花溪区乡村区域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10.3%,社会安全稳定形势总体良好。”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是乡村治理的压舱石,这句话花溪区委政法委副书记谭永龙早已熟稔于心。


一个网格就是一个阵地,该区全面落实派出所所长、人民法庭庭长、司法所所长兼任乡镇综治中心副主任,公安民警进村“两委”班子要求,充分整合力量资源,推动实现治安联防、纠纷联调、工作联动、问题联治、人员联管、平安联创的工作格局。针对“网眼过大、种类繁多、信息分散”等网格化治理短板,该区充分整合组织、政法、应急等部门资源,统筹划定治理网格,实现“多网融合”。


此外,为了理顺党组织领导下的网格化治理体系,该区在网格100%建立党小组的基础上,整合村“两委”干部、农村党员等216人担任网格员,推动党小组组长(党支部书记)兼任网格长,建立网格联户群316个,联户连心群3185个,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在网格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转变。通过开展党员认领“微心愿”等活动,今年来,乡村两级网格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1万余件,协调解决困难诉求1.8万余个,初步建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融合治理体系。


实施“智汇工程”,打通乡村治理“中梗阻”


“以前办理医保社保缴费及查询业务需要到镇上服务大厅现场办理,现在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就可以代办帮办,甚至可以在手机上自己办理,非常方便。”青岩镇龙井村村民龙发利开心地说。


群众办事方不方便是检验乡村治理效能高低的重要参考。今年来,该区以“数字乡村”建设为抓手,在全区122个村全部接入贵州政务服务网花溪站,村民常规事项足不出村就可办理,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目前,全区1700余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村级可办”,13.16万件网办件全部办理成功。


数字化便民利民的同时,也为基层管理提质增效。该区围绕农村宅基地审批、房屋征收、违法违章建筑查处等治理难题,开发房屋管理大数据平台系统,将审批和征收时间分别压缩到24天和3个工作日,违法违章建筑新增数量同比下降40%以上,真正实现“一键管房”的目标。在今年的乡村两级“好差评”服务体系建设中,13.1万件总评价数,仅有差评评价1件,好评率99.9%,政务服务质量大跨步提升。


实施“暖心工程”,提升乡村治理“幸福度”


每天清晨,尹世荣都会骑着三轮车,穿梭于他服务的74户村民家,分类回收每家每户的日常垃圾。尹世荣干的是清洁工的活,但却有个全新的名字叫“村寨管家”。


“村寨管家”是燕楼镇谷蒙村探索建立由村干部、党员、乡贤寨老、环卫保洁、建筑工匠等人员组成的服务队伍,也是该区自“暖心工程”实施以来,群众齐参与、共治理、同分享的具体体现。


今年来,该区通过引导各村完善《村规民约》,成立村级红白理事会等,探索形成一批如谷蒙村“村寨管家”、骑龙村“党员说事室”等村民自治品牌,充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并着眼区、乡、村三级人民调解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及时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今年以来调解纠纷643件,成功率达99.8%。同时,建成乡村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00个,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评选“星级文明户”967户,持续推动形成崇善向上的乡村新风尚,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治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