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广学:对研学旅行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9.05.07 来源:西部开发研究院 分享至:
摘要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国家近年来发布多项重要文件,要求社各界努力为学生创造更丰富的研学旅程,创造更安全的研学环境,以此更好地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并为我国中小学的培养开辟一条崭新的育人之路。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国家近年来发布多项重要文件,要求社各界努力为学生创造更丰富的研学旅程,创造更安全的研学环境,以此更好地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并为我国中小学的培养开辟一条崭新的育人之路。


一、国家对研学旅行工作的相关政策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又提出要“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并明确教育部负责“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管理”;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再次提出要“支持研学旅行发展”。


2016年,为进一步强化和推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教育部等十一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即教基一[2016]8号》文件。为更好的推动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2017.9.25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纲要》确立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学分系统;2017.11.20教育部又发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或营地”公示名单》。这些连续而密集的研学旅行政策和要求,为今后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对教育部研学旅行指示精神的认识


(一)研学旅行是什么


研学旅行,又称研学旅游、修学旅游、教育旅游、游学等,长期以来,其概念表述在学术界和行业实践中没有得到有效统一。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正式提出定名为“研学旅行”。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定义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简单来说,就是组织学生一起出游,在主题牵引下边学边玩,寓教于乐。教育部提出,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活动可以独立进行或由单位正式组织。


(二)研学的意义


1.研学的理论意义


白岩松讲: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是啊,走得太快,会不会忘了为什么而出发?会不会忽略身边美丽的风景?会不会匆忙中遗失了美好的东西?


柏拉图说过:“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转向哪?往哪转?引导孩子转向分数、转向才能、转向才干、转向本事?都不是。教育的目的是“在推动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核心是为丰盈自己的基础上,促使学生的心灵转向爱、转向善、转向智慧......”。


那么研学旅行在对学生认识学习的道路上又有什么帮助呢?哈佛大学女校长德鲁·福斯特在哈佛大学的演讲说到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他的优秀程度。”她每年要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是她对自己的一个要求。对她来说,用学习的方式来旅行已成为一种传统,而它的意义在于自己的成长。当我们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宽容,才能更加坦荡。当然,在陌生的城市,一定要融入他们真实的社会。


学生只有自己真正走出去经历了、体验了,那才能收获对自然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思想大师蒙田提倡:“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是的,我们现在做教育很多时候都是为了适应外界,同学们要去适应社会,结果就把社会最乱的东西学会了,却忘记了教育的主流价值,所以就是必须要丰富自己的内心。如果一个孩子的灵魂深处具备了博爱、善良、智慧,那么即使以后他(她)在才华、技术等层面稍差一点,他(她)的人生也一样会很圆满。这是全世界尽知的普世价值,可是很多家长都忘记了,所以说研学旅行是引导学生到富有正能量的地方去丰富自己。


2.为什么要开展研学旅行


教育部近几年连续发布了多项关于研学旅行的指导文件,大力推进研学旅行工作,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到革命圣地、到文化园地、到科研基地、到国防重地区开展研学旅行教育。其价值首先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第二,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第三,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


3.研学旅行的目标方式


研学旅行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由学校组织安排,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一种普及性教育活动,是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重点突出全员参与、集体活动、走出校园、实践体验。


(三)研学旅行的五大任务


未来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将会蓬勃发展,教育部在《意见》中强调了未来研学旅行工作的五个任务:第一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第二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第三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第四健全经费筹措机制;第五建立安全责任体系。


1.如何将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


教育部等十一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


学校要根据教育教学计划,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并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就研学旅行活动范围。一般表现为市内、省内、境内和境外;在时间长度安排方面,原则上省内一次不超过4天,不少于2天;省外一次不超过7天,不少于3天;境外不超过15天,不少于7天。考虑到操作方便的技术性要求,研学旅行活动往往对旅行空间并无严格要求,但在时间上的规定相对严格,要求最长不超过15天。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将研学旅行与校本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十分必要。


2.开展研学旅行基地建设


《意见》强调,要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各地要根据研学旅行育人目标,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并探索建立基地的准入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各基地要将研学旅行作为重要的教育载体,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


在研学实践中,全国涌现出多种研学形式,这些不同的形式都依托于不同的基地运营。首先基地建设是以主题课程为牵引,结合研学基地的地域特征而开展的。当前较为成熟的基地有:以规模传统为主题的红色基地,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国学基地,以科技为主题的创新基地,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绿色基地,以技能为主题的实践基地等。


3.组织管理


《意见》要求,各地要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探索制定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可采取自行开展或委托开展的形式,但须按管理权限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做好学生活动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


学校自行开展研学旅行,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权利;学校采取委托开展研学旅行,要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企业合作,并与企业签订协议书,明确委托企业或机构承担学生研学旅行安全责任。


4.经费筹集


教育部等十一部委出台的《意见》指出,“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王晓燕表示,健全经费筹措机制非常重要。她建议各地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来筹措研学旅行经费,探索专项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


当前在教育部推进研学旅行的初期,各地政府对中小学校开展社会实践课程,给予了经费支持,北京登地区每年每人补助600——800元。对于到省外5——7天的研学旅行,当前是以学生自己承担为主,在目前的研学旅行中,到省外或时间在三天以上的研学费用,大部分学校是学生费用由学生支付,教师费用由学校支付。在没有任何经济补助的情况下,一名中学生赴沪浙地区,为期5天的费用预算在3000元——4000左右。据时间调研这个价格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说是属于可接受范围的,但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减免或部分减免。


5.建立安全体系


安全是研学的第一要务,从策划到内容,从组织到管理,都要以安全为核心进行实施,不但要有学校教师的参与,还要有保险机构的参与,同时避免前往危险场所的研学。


(四)研学旅行的基本原则


教育部在八省市试点的文件中进一步指出:研学旅行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各学校根据相关规定及本校实际情况自主开发和组织实践。并要求研学旅游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公益性原则。研学旅行应坚持公益性质。所需费用应由学生个人承担的。须经当地物价部门核准,只能收取基本费用,不得开展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敛财,对特困家庭的学生要减免费用。


普及性原则。研学旅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中小学生,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享有均等的参与机会。


教育性原则。研学旅行活动内容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培养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


实践性原则。研学旅行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接近自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研学旅行的价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经过千百年实践验证的经验早已深入人心。回归到当前的教育语境下,很长一段时间里,广大中小学生只知埋头苦读,却不懂很多知识是需要体验和感受的。对中小学生而言,在狭小的教室里待太久,无论是思想还是视野都会受到局限,唯有走出去,才能重新唤起内心的大格局。


(一)研学旅行是一门培养人的课程


关于研学旅行的目的,《意见》当中明确指出,它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研学旅行和学校教育是要一并规划、一起实施的,它的形式虽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数学等具体学科教学,但实质上讲,研学旅行本身就是一门课程。只不过这门课程的授课地点不在教室,而在室外;这门课程的授课者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但却是具有专业知识和素养的人才;这门课程的授课内容虽然与眼前考试无关,将来随着研学的逐步深化,研学内容会逐步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言却大有裨益。显然,研学旅行应当渗透课程意识,将其作为一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并且明确其教育目的,如此一来,研学旅行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


遗憾的是,在具体的实行当中,不少学校因为缺乏系统规划和全盘考虑,对于研学旅行不上心、不认真,要么无视上级要求,以安全问题为由直接取消;要么缺少课程意识,把研学旅行当成了旅游。这样的安排,严重弱化了研学旅行应有的意义。对孩子们而言,出去玩一趟总归是令人高兴的,但这趟冠之以研学名义的出行,只是出去玩了一圈,至于说有多大的教育意义,则很难体现出来。


(二)契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性


青少年成长的过程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体验性,二是群体性,两者缺一不可。所谓体验性是说,青少年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他们需要亲身参加许多亲近社会与自然的实践活动,父母和老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成长,更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体验。所谓群体性是说,青少年将来是要走向社会的,学生是离不开群体性交往的,再好的父母和老师都无法代替伙伴的作用。良好的研学旅行活动充分体现了体验性和群体性,因而受到学生特别的欢迎。


(三)研学旅行的教育性


研学旅行有助于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承载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


第一,道德养成教育。研学旅行是中小学生有组织的集体性、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活动,是对中小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生活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社会教育。组织中小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有助于中小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感受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明确社会进步的方向,培育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国情教育。组织中小学生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工厂、走进科研院所,走进实践基地,走进改革开放现场,可以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取得的伟大进步,了解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引导中小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培育中小学生的国情意识。


第四,爱国主义教育。走进祖国名山大川,走进革命圣地,引导中小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领略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引发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育中小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


第五,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组织中小学生走进我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当代文化“现场”,走进历史“现场”,能够引导中小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内心激发中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由衷的崇敬之心、敬畏之情、践行之志。


第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的养成,创新精神只有在创新活动中才能更好的培育。研学旅行有助于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研学旅行的现实性


中国面临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未来的建设者正是今天的在校生,面对今天只在教室里、书本里游荡的学习者,如何让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让中小学走进社会大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学旅行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


2016年4月,刘延东副总理在驻日使馆“日本中小学修学旅行及其对我的启示和相关建议”上作出批示,指出“将修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是方向”对于孩子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实现全面发展十分有益。”研学旅行遵循了教育规律,把学习与旅行实践相结合,把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效衔接,强调学思结合,突出知行统一,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2.研学旅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党中央、教育部强调的要加强中小学品德教育的要求下,研学旅行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等,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实地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增强对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是加强中小学德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3.研学旅行是提升教育水平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开展研学旅行,工作力度持续加大,课程内容不断丰富,社会资源有效整合,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研学旅行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教育部等十一部委制定《意见》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研学旅行工作,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也是推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四、研学旅行的特征与形式


(一)研学旅行的特征


1.范围明确化:研学旅行强调的是学生走出去,如课后的一些兴趣小组、俱乐部的活动,棋艺比赛、校园文化等均不符合研学旅行的范畴。

    

2.客群固定化:青少年学生是研学旅行的主体和中心,是研学旅行能否成功开展的核心要素。这一群体在旅游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进行研学旅行前期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特点,对研学内容、时间安排、活动距离、线路规划等进行充分考虑。

   

3.目的清晰化:研学旅行具有明确的主题和目的,是有意识组织的,其强调学生身心变化的教育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课堂”,掌握多方面的知识。

    

4.组织特色化:研学旅行主要是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不同于家长自发组织的小群体活动,其以年级为单位或以班为单位,乃至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团体活动,学生在老师或者辅导员的带领下一起活动,一起动手,共同体验相互研讨的一种教学方式。

    

5.产品多样化:随着市场逐渐完善,产品越来越多元化,以学习特殊专业知识为主的研学旅行频频出现,并逐渐走向了主题化,比如以动漫、影视、体育、科技、文学、历史、生物、探秘等为特色的研学旅行,势必成为以后的发展趋势。

    

6.体验全程化:研学旅行强调学生必须要有体验,不是停留在看一看、转一转的“走马观花”形式,而是要有动手制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机会,在一定情况下,应该有对抗演练,逃生演练,让学生全程真正的参与其中,寓教于乐。

    

7.支持多方化:研学旅行的发展需要多方社会支持,需要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中观层面的专业机构和微观层面的行业企业的支持。

    

(二)研学旅行的类型


研学旅行产品按照资源类型划分,主要有:知识科普型、自然观赏型、体验考察型、励志拓展型、文化康乐型。

    

1.知识科普型: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科技馆、主题展览、动物园、植物园、历史文化遗产、工业项目、科研场所等资源。

   

2.自然观赏型:主要包括山川、江、湖、海、草原、沙漠等资源。

    

3.体验考察型:主要包括农庄、实践基地、夏令营营地或团队拓展基地等资源。

    

4.励志拓展型:主要包括红色教育基地、大学校园、国防教育基地、军营等资源。

    

5.文化康乐型:主要包括各类主题公园、演艺影视城等资源。


(三). 研学旅行的周期


研学旅行产品按照时间长短分,主要有:一日型、三日型、一周型。


1. 一日型:以本地资源点为主,当地博物馆、纪念馆、植物园、工业遗址等,与学校距离较近,交通便捷。

    

2.三日型:以本省或相邻省份的资源为主,以周末、法定节假日等为时间点展开的一种研学形式。

    

3.一周型:以省外或国外资源为主,结合学生寒暑假期展开,常以夏令营、冬令营等形式出现。


(目前部分省份的试点学校已经发文禁止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在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进行)


五、课程开发是未来研学的发展途径


研学旅行产品面对的主要是学生,学生的任务是学习,研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其本质和核心在于教育,课程设计的理念是引导孩子的体验和最终收获。研学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学习的“催化剂”,一方面能帮助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帮助孩子挖掘自己的特长和可能性。特别是到了富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传统基地和文化基地,要把文化的内涵、革命的精神讲出来,让学生受到教育。以课程主题为牵引的研学项目是连接营地、知识、家长和孩子的最重要纽带,加强研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是研学的未来出路,课程开发要体现知识性、专业化、规范化,要讲得深入浅出,寓教于乐。


(一)“研学”与“游学”的辩证关系


从概念上来看,旅行是在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研学旅行就是通过这种外出旅行的形式来进行研究性学习。在研学旅行中,“研学”和“游学”的关系也要摆正。


首先,“研”主要是突出了这种课程的研究特质,强调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即在外出旅行之前就提前布置好相关的问题。当然,问题一定要围绕课本中的知识点或设定的某一个研究主题,将研究主题在旅行中进行贯穿和强化,让知识活起来。要强调的是之所以说是研究,就是提前布置给学生的问题均是开放性的,没有固定标准答案,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会进行多样化的作答。可以说,这种研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均很有帮助。


而“学”.突出强调了这种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活”化知识点的教学,通过实地观察和体验实现学习。这种旅行中的学习与课堂中的学习相比,实现了空间上的转换,让知识变得真实有温度。这种课程是通过旅行实现的,这种手段全面还原了知识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整体的,而非传统教学中的碎片化知识,更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研学”旅行课程是对“游学”课程的改良,过去的游学课程突出了“游”的特质,希望通过组织学生外出旅行拓宽眼界、增长见识,做到行万里路,这种“游学”主要强调的是“游”,不需要强调主题研究。游学是通过短平快的方式可以迅速获取大量信息和知识,但这些信息是碎片化的,这些知识都是平面的,如何在全真环境中获取知识并将知识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应用进行系统深化,就需要有主题的研究了。所以,研学旅行课程在过去游学课程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这种研学旅行课程突出了两个特点,“研”。同时,也说明了研学旅行的课程的方式。

   

(二) 研学主题是研学的核心内容


综合性的研学,挑战极大,对师资、对课程设计能力、管理运营等各个方面要求都很高,但是这种方式却可以给孩子更大的选择。但为了有的放矢的开展研学工作,研学课程开发科研设定主题单一的多个研学主题,以便于教师好学生的选择。因为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状态和承受能力不同,注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研学主题喜好的差异性。


这对学生的研学旅行是需要孩子离开家庭、离开家长进行独立生活锻炼的,孩子从一个家庭舒适区到独立区,它和教育一样需要不断进阶的过程,0-6岁阶段的孩子更多的是模仿学习,7-12岁则易受到同伴影响,会相互影响并学习,14岁以上已经可以接受一些小的挑战,而到了16岁以上则需要有一定理论与思想的探索,在不同的阶段,营地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形式都是不同的,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情趣爱好和课程需求进行设计实施的。


(三)研学旅行课程的目标


研学教育课程是贯穿于研学活动中,以体验教育为主题,以实践为主要形式的,有别于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特色课程。研学是要达到提高学生亲身经历,达到知、行、能统一,教、学、做合一。


根据研学主题,将有领导力训练,感恩践行、环保行动、安全教育的不同课程融入其中,指导学生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悟,帮助营员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助力青少年全面均衡发展。研学教育全过程,全方位都要体现对学生实施鼓励主动学习,勇于探索、亲身实践,执行合一。


领导力训练:挖掘领导才能,训练组织管理能力,培养责任心、增强沟通技巧。安全教育:了解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在实践中掌握安全自救技能,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感恩践行:理解感恩的善意,了解感恩的知识,传递感恩的行为,将感恩践行到每一天。环保行动:梳理环保理念,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保护未来。创新能力培养:设立创新实践课题,参观国家高新基地,参与人工智能开发,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等等研学课程教育的理念实施。


六、如何有效的落实研学旅行工作。


“研学旅行”被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成为课堂的延伸,这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研学工作的开展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思考,如何保障研学旅行中的安全?如何设计研学旅行课程?如何确保研学资金?学生以怎样的方式参与?哪些人来进行讲解?要达到什么目的?最终要以什么形式收尾?都是我们推进此项工程的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其中研学计划、研学目的、研学内容、活动形式,小到具体环节设置等,这些都应当以课程的形式进行深入加工和整理。


(一)研学课程的实施


古诗词里寻长安、曲阜孔庙里背论语、岳阳楼下忆范仲淹、航空烈士纪念馆里念校友……今年等等,内容的研究,都需要在出发前,教师将研学主题发放各学生,并提出研学成果要求,同时引导学生做研学准备,这里包括思想的准备、知识的准备、组织的准备等。


例如西安古文化研学。“出发西安前,语文老师就开始让学生搜集与这座老城相关的古诗词。到了相关景点诵读时,孩子们的感受特别深刻。”比如,在南京的航空烈士纪念馆里,学生们就找寻到十几位在抗战中牺牲的汇文校友,当这群热血的“00后”们在了解到老校友们的历史事迹后,感触颇深,也引发了他们对历史的再思考。另外,研学旅行要有周密的组织安排,制定研学旅行手册,手册中要详细介绍研学旅行每天的课程安排,包括预习、现场过程性学习、总结和考核。作息时间、就餐地点、安全措施、应急处理方案等等。这本手册不是简单记录,而是扎扎实实的研学旅行作业本,是细致周密的行程安排。


研学旅行不是游山玩水,而是课堂的延伸,更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所以,研学旅行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二)安全排首位,细节安排无缝对接


几百人的边走边学,对哪所学校来说都不是一件小事情。研学旅行中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运动风险、住宿餐饮,每个环节都牵动着几百个家庭。


研学旅行必须把安全排在首位,这需要在出发前做足准备。从学生管理办法、随行干部教师安全管理责任书到研学旅行课程管理方案,从准备工作到动员,再到管理过程和总结,每一环都必须按严格缜密的步骤来走。根据研学基地所在地的地域环境,结合调研当地学习内容、交通情况和安全系数,必须在几个月之前,研学组织单位和学校都要进行反复性论证后,选出的最佳管理运行方案。在研学旅行中可以实施导师制,师生比达到1:10。所有细节都要做到无缝对接,包括小到每天行程中的交通、查房、教师在酒店门口的轮岗值班等。每到一处,研学安全负责人要最先了解的就是医院和药店的位置。为了方便管理,在老师配备上学校也颇为用心,每组兼顾了男、女的性别差异,和地理、历史等不同学科教师的搭配。

   

(三)家长、学校的信任度的赢取


作为研学旅行产品而言,学校、家长考虑的因素除了一般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外,在研学产品层面上有关主题内容、营地环境、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因素在决策过程中影响程度很大。学校外出承担的风险,父母从对孩子不敢放手到放手让孩子参与进营地教育中来,中间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有一个信任的过程,营地教育产品不是一次性产品,家长、校长很难总是随便选一个营地,研学旅行经营者要保持一颗服务于教育的心。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教育从业者要保持“教育初心”,研学旅行行业的从业员要始终保持教育初心,要从教育本身去思考。这种初心是发展研学的根本理念,表现在自我要求上,也表现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专家讲“这个行业的人应该非常关怀孩子,对教育有理解、对孩子很有期待”。

 

总之,在党中央、教育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研学旅行是未来学生学习锻炼的极好形式,未来研学事业会随着政策的要求、学习的需要和时代的进步越来越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