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新空间 共创新未来

发布日期:2024.07.15 来源:青海日报 分享至:
摘要 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青海不断开辟新路径、新通道,为外贸发展打通“经络”,服务和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客运航线“腹舱带货”一体化出口业务成功开通,有效解决了以往青海货物运输时间慢、时效性差、效率低等问题;首次实现海运集装箱“重进空返”物流模式,解决了青海省企业进口货物港口倒箱的难点痛点问题……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青海不断开辟新路径、新通道,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外贸发展打通“经络”,服务和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首次实现冰鲜虹鳟鱼出口,青稞深加工产品首次出口香港;今年1月至5月,青海省出口冷冻虹鳟鱼5755万元,占中国虹鳟鱼出口总额的96%,青海省锂离子蓄电池出口3335.7万元,同比增长60.1倍……把握新机遇、面临新挑战,青海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产业链加快完善,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书写了开放发展新篇章。


  敞开胸襟,拥抱世界。青海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开放合作、加强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持续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开创共建共享、合作共赢新局面。


  拓展投资“新空间” 激活发展新动能


  3月29日,以“保护高原生态、发展绿色未来”为主题的青海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推介会在北京举行,系统介绍青海深度融入和服务“东数西算”“东数西储”“东数西训”国家布局,加速推动高原能源资源优势向绿色算力转化的发展思路及愿景,邀请业内人士、权威专家、数界精英共话发展,共享机遇。会上举行了绿色算力领域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8个项目签约总投资123亿元。


  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青海坚持以产业“四地”为牵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支柱产业聚链成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依托气候优势、能源优势、区位优势等,青海创新性提出发展以清洁能源为支撑的绿色算力产业,让青海成为大数据产业绿色发展的天然宝地、引领高地、投资福地。


  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参会后说:“青海提出用绿色能源将算力变成绿色算力,是具有中国特色且极具创造力的。因为谁解决了廉价的电力谁就降低了计算中心的计算成本和运营成本。青海提出的绿色算力在我看来可以说是‘东数西算’的2.0版本。”


  扩大有效投资,青海省围绕国家重点投向,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做好国家新增1万亿国债项目资金衔接落实,谋划储备生成一批优质投资项目,深挖清洁能源、数字经济、新型工业化等领域投资潜力。开展民间投资提升促进行动和“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建立重点产业常态化项目推送机制,引导民间投资由“活”而强、向“新”而行。一季度,青海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一般性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2.2%,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5.2%,晶科能源20GW直拉单晶、红狮半导体硅基新材料、莱德宝20GW单晶拉棒等项目开复工建设。


  更加创新的发展思路,更加广阔的投资空间,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青海的有效投资持续扩大,不断激发出经济发展新动能。今日之青海,是投资热土的青海。


  拓展开放“新格局” 扩大经贸“朋友圈”


  6月30日,西宁综合保税区在西宁海关、青海省商务厅、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等部门的支持下,首趟西宁—阿拉木图中亚班列顺利开行,实现物流通道畅通、综保区功能发挥叠加效应。


  班列从西宁双寨铁路货站发出,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运送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标志着西宁综合保税区在持续拓展国际物流体系、打通物流通道上迈出的又一崭新步伐,将有利于“青字号”产品迅速高效进入中亚市场,为青海提供新的经济增量。


  西海海关副关长赵起峰介绍,为保障此次班列顺利开行,西海海关为企业量身定制班列监管方案,设立中亚班列“绿色通道”及专用窗口,实施“预约通关”、先期审核转关数据等便利措施,确保班列高效、快速通关。同时,加强与综保区、铁路、商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推动作业信息共享,及时解决企业在班列通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班列高效运行。


  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青海加快通道建设,做强开放平台。落实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加快构建“南下、西出”开放大通道,巩固中尼贸易陆路通道合作,提升综合保税区和跨境电商综试区功能,加快推进格尔木国际陆港枢纽工程,推动国际货运班列和铁海联运专列提质扩容。突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开展“投资中国”青海行动和“青字号”产品走出去行动,积极发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新培育20家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


  2023年,青海开行国际货运班列154列,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20.3%……青海对外交流合作成效更加显著,开放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持续迸发。今日之青海,是“朋友圈”不断扩大的青海。


  拓展合作“新领域” “青货出青”更出彩


  2023年12月25日,青海丽豪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首批N型硅料出口海外,这标志着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硅料产品正式走向国际市场,“青字号”国际品牌再添新成员,为青海省电子级高纯晶硅“中国智造”再添新力量。


  今年3月,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西拉黑青稞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黑青稞饼干,在西宁海关所属西海海关监管下顺利出口香港,这是青海省青稞深加工产品首次出口香港。


  同样在3月,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食品有限公司通过蒙古国的官方检查,正式获准对蒙古国大批量出口水产品,标志着青海高原冷水鱼顺利“游”进蒙古国。


  随着产业“四地”不断释放新动能,一大批青海产、青海造的特色产品走向市场。在推进高质量对外开放的进程中,青海更是围绕“四地”建设,将特色产业、优势行业作为发力点,推动优势产业外贸上台阶。


  为提高青海高原特色农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西宁海关更是设立了鲜活农产品属地查验“绿色通道”,实行“7×24小时”预约通关,叠加便利化措施,实现出口申报前监管“零等待”、证书“云签发”“零延时”,压缩查验检测环节3个工作日,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0.81小时。通过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区域海关一体协同机制等方式,青海出口农食产品每吨节约物流成本30元,运输效率提升15%。


  今年1月至5月,青海省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出口1.8亿元,同比增长1.9倍,其中,冷凉蔬菜出口品种由最初的13种增至18种,黑青稞饼干、沙棘汁等10种深加工产品出口至12个国家(地区),虹鳟鱼深加工产品、干羊肚菌、干人参、田七、蜂王浆提取液等7种产品实现首次出口。关区“新三样”、多晶硅等新能源产品出口4亿元,其中,锂离子蓄电池、多晶硅为主的清洁能源产品分别出口3335.7万元、1.6亿元,同比增长60.1倍、去年同期无出口。


  “青货”正乘着开放的春风,越走越远;而高水平的开放,也让“青货”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今日之青海,是“青货”更加出彩的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