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 陕西自贸试验区春色满园

发布日期:2024.04.01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至:
摘要 7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在变中求新、变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成果在这片沃土上落地生根、发芽壮大、蔚然成林。

三秦大地,春潮涌动;陕西自贸试验区,花繁叶茂。


38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106项在全省复制推广,国家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日益彰显;


实际使用外资3.57亿美元,同比增长40%,已成为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阵地、稳外贸稳外资的重要支撑;


“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走深走实,跨境电商蓬勃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


7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在变中求新、变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成果在这片沃土上落地生根、发芽壮大、蔚然成林。


7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进一步优化开放举措、提升开放能级,加速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


大胆试——


制度创新“让企业很有获得感”


从“保税仓储货物”转变为“非保税货物”,再不用把货物装车绕到综合保税区卡口过卡了,在区内就能实现状态转换。


3月21日,在陕西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海得邦(陕西)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将3件总价值约13.09万欧元的阀门设备,用叉车运至库内指定“待检区”。经海关人员在金关二期系统操作后,这批货物顺利完成了从“保税仓储货物”到“非保税货物”的状态转换,全程未出仓储区域,用时不到1小时。


去年年底,海关总署发布《关于优化综合保税区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的公告》后,西安海关所属西安咸阳机场海关积极开展“优化分类监管货物管理”业务,受到企业好评。


“区内物流企业分类监管货物状态转换,不再需要提前预约货车,省去了装货、过卡、卸货等工序。这一票能节省成本约600元,减少40%的费用支出,还能节约一半时间,让企业很有获得感。”海得邦(陕西)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涛高兴地说。


方便不止于此。在陕西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A3跨境电商仓库里,西咸新区派特佳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兰祎博轻点鼠标,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网站,完成了一笔金额为13016.7元的跨境电商奶粉零售进口税款的电子支付。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款电子支付,让我们缴纳税款的时间从几天缩短到几分钟,大幅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担保额度回转效率,美得很!”兰祎博说。


在陕西自贸试验区这片创新热土上,制度创新让众多企业获益。


7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大胆探索、勇于突破,38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106项在全省复制推广。


通过源源不断的制度创新,陕西自贸试验区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如今,“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加速建设,全国首个国际商事法律线上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营,国际保理美元融资业务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西北地区首个省级RCEP企业服务中心为外贸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


从涉企公共服务的品质提升,到企业生命周期的全链条服务,一系列改革创新“组合拳”让陕西正在成为招商引资“强磁场”,三星二期、法国达能、锂创(西安)新能源、东航赛峰起落架维修等一批外资企业、项目在区内聚集。截至2023年底,我省自贸试验区新登记经营主体21.08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12.2万户。


拓通道——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交通“大动脉”是关键。


2月28日,满载着日用百货、机械设备、新能源汽车等货物的中欧班列(西安)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奔向阿塞拜疆巴库。随着这班列车开行,中国—中亚西安峰会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哈合作共建的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正式投用。


“通过该码头,哈萨克斯坦的商品可以南下广西,进入越南、泰国、缅甸、老挝,对外开放多了一条经贸‘大动脉’。”西安浐灞国际港自贸业务负责人说,作为联接东亚、北亚、南亚与中亚的国际枢纽,西安既做贸易又做物流,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2023年10月,西安浐灞国际港又与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共同启动建设了阿拉木图中哈物流场站项目。该项目将于今年建成投用,将实现两国“枢纽对枢纽”的通道升级,进一步推动哈萨克斯坦与陕西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加紧密的共赢合作。


为打造活力迸发的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我省加快世界一流内陆港建设。如今,每100分钟就有一列中欧班列(西安)出发或抵达西安。越来越高的发车效率和越来越大的辐射区域,得益于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日益完善的国际物流体系。


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舱单归并”新模式为企业节省90%以上通关费用,全国首个内陆港启运港退税政策为企业资金周转节省1个月时间,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累计为企业提供贷款52.5亿元。西安国际港站在全国率先实现整列集结、抵港直装、港区一体化,成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开行量达2万列的车站。


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宽,空中“丝绸之路”也越飞越畅。


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人员穿梭,“长安盛殿”T5航站楼全貌巍然呈现。目前,该项目整体进度已达90%。预计今年下半年,T5航站楼将建成投用,届时整个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将达8300万人次。


2023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接待旅客413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恢复至26.6万吨,在营国际客运航线恢复至33条,全货运航线增长至45条,在全国率先实现中亚五国客运航线全覆盖。


“未来,机场将以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加快捷的空中通道,构建起‘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空中‘丝绸之路’,并高标准推动多式联运创新发展,助力陕西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空港新城发展经济部李懋说。


稳提升——


特色产业做强做大阔步前行


伴随着制度红利释放、通道越拓越宽,各路物流、商流、资金流奔涌汇聚,陕西自贸试验区动能澎湃,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高新功能区积极推动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产品+服务”转型,通过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开展技术验证和转化等方式,助推产业化技术“走出去”,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12%。


浐灞国际港加快建设丝路电商中心,引入6家年销售额过亿元的跨境电商企业入驻,与菜鸟集团合作,打造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非空业务总部。近3年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102亿元,“跨境电商+长安号”已成为贸易增长的新引擎。


沣东功能区着力打造一流医药物流产业园区,通过建造数智化“共享仓库”、搭建全流程供应链管理平台、推行药品供销直达新模式、共建供应链服务新生态,大幅提升产值,2023年销售额突破120亿元。


……


“内外兼修”下,陕西自贸试验区提能升级,步履不停。


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以及杨凌国际农业科技创新港等诸多资源,陕西自贸试验区在“丝路自贸”“科创自贸”“农业自贸”3个方面,逐渐形成特色优势。特别是“农业自贸”,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国际交流合作领域的亮丽名片。


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锡尔河州的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占地面积3500亩,建成2年,发展势头愈加强劲。


这里引种试验的春油菜、玉米、花生、无花果苗木、西瓜等5大类20个品种长势喜人,产量均高于当地品种。参建方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有限公司乌兹别克斯坦园区项目经理乔文说:“我们带着良种、良法、良技走出国门,为中乌两国种下了合作的种子,心中感到很骄傲!”


“在园区试验示范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将带着品种、技术、标准以及订单开展跨境订单种植,打造国际农业全产业链,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上发挥作用。目前,我们已和鲁花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用10年时间在全球推广500万亩到1000万亩的高油酸花生。”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有限公司高油酸花生项目负责人郑涛说。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积极促进科技成果与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先后建成12个国际合作产业园,总面积69万亩,奋力打造农业对外开放新高地,画出合作共赢“同心圆”。


开放苗圃繁花似锦,累累硕果振奋人心。


“聚焦‘三个自贸’建设,陕西将全面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省自贸办副主任翟北秦说,“下一步,我们将一手抓制度创新,一手抓产业培育,加快集聚国内国际高端要素资源,促进国内国际市场相通、产业相融、规则相连,推动我省自贸试验区从‘立柱架梁、夯实基础’走向‘全面推进、提质跃升’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