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来论:中国式现代化蕴藏包容开放之道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引论中提到:“中国史如一首诗,西洋史如一本剧。一本剧之各幕,均有其截然不同之变换。诗则只在和谐节奏中转移到新阶段,令人不可划分。西洋史正如几幕精彩的硬地网球赛,中国史则直是一片琴韵悠扬也。”不难看出,中华文明高度均衡的文明特质,是其具有延续性和活力的重要原因。由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因此东西方国家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也往往存在不同。关于“现代化”这个概念东西方之间的认识就存在一定差异。更不用说“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概念,在国际社会被了解的更少。所以说,如何更好地向国际社会讲好这个概念,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
进入新时代,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酒香还怕巷子深”,如何更好地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了当务之急。
我是一位国际关系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这些年我走遍了近百个国家,用脚步丈量世界,用指尖触碰历史,在百万公里的行程中给我最深的感触,就是庆幸自己生活在伟大的中国,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异同,也更加深刻地觉得,东西方文明之间需要更多的交流互鉴。
在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山顶上,我看到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巴勒斯坦人,由于巴以之间的矛盾,当地许多百姓没有电、没有水,甚至自己建造的房屋都被推平。在巴勒斯坦临时首都拉姆安拉,我遇到了几位放学回家的巴勒斯坦学生,当他们和我交谈时,眼神中流露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当我讲到中国的城市、中国的学校时,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他们也期待能生活在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有智慧城市,有高速公路,有电子支付,有现代化的生活,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不用担心国家的未来。在这,我同样看到了大量中国人的身影,不仅有中国的手机厂商,也有中国的衣服品牌,更有中国的太阳能设施。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其中内核,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些年,我们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帮助各国互联互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句口号,中国正在努力地去实践。走过岁月,才发现世界并不完美,只是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强大的国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助推了中国的高速发展,也同样通过包容开放,和平发展帮助全世界共同进步。
毋庸讳言,这些年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东西方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国人不了解西方国家,西方国家也不够了解中国。因此在许多不同领域,东西方之间经常会有激烈的辩论,甚至充斥着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误解和仇视。通路容易通心难,对于同一事物,所站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千差万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这充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式现代化是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群众基础。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发展是多元的,世界上各种文明各有其源流,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百花齐放,兼容并蓄。古代中华文明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源流不同,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也不同。不难看出,不同的文明之间往往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伟大的中国人民继承和发扬了先辈的创新与奋斗精神,在已有的中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通俗地来说,中国式现代化蕴藏着统一安定之道;多元一体之道;包容开放之道;责任伦理之道;中正和平之道。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最清楚,每个国家都有适合每个国家发展的道路。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国际舆论斗争日益复杂。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需要通过多元的方式,去积极开拓我们的国际传播渠道,争取更大的国际话语权。能够在不同的平台将我们的发展理念、我们的发展思路告诉全世界。能够争取更多的朋友,实现发展利益的最大化。让“朋友变得多多的,敌人少少的”,才能更好地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唯有坚持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心态,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世界对话,让西方国家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之处,以及中国式现代化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长帆破浪应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需要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中国式现代化”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方向,也给我们带来了前进的动力。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作者系全国青联委员、华侨大学世界文明对话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