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文明互鉴 致合异之美

发布日期:2022.06.07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至:
摘要 长期以来,中非双方缔造了历久弥坚的兄弟情谊,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光辉典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非人文交流,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长期以来,中非双方缔造了历久弥坚的兄弟情谊,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了光辉典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非人文交流,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2021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达喀尔宣言》指出,“中非将加强智库和地方政府合作,增进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厚植中非友好事业的社会基础”。加强中非文明互鉴、助力中非文明繁荣,将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深厚的精神滋养,打造牢靠的情感纽带。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对中国与非洲悠久文明的相互感知,对中国与非洲探索自主发展道路的相互尊重与借鉴,是中非独立平等交往的深层体现。与西方文明强势渗透扩张不同,中非文明交流是亚非国家民族复兴、国家自强进程的有机组成,蕴含着中非平等相待、相互理解的国际主义精神。中国在对非合作中,秉持中国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原则,体现了独立于西方文化霸权的,立足平等、致力发展、面向未来的新型文明交往形式。


中非文明交流源远流长,文明互鉴积厚流光。民族解放运动时期,中国与非洲在政治、经济、国际事务等领域同声相应,在维护民族独立、国家主权、争取国际话语权上同气相求,奠定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基础。进入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肩负新使命,孕育新内涵,呼唤多主体全方位深度参与双方友好合作,开掘中非合作新动能。依托中非合作论坛平台,通过人文交流机制推进中非文明交流互鉴,是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本固而枝荣,根深而叶茂。立足平等对话、多元交流,融汇中非思想文化,开拓创新,发掘具有共同性的人类共建、共通、共享的文明精华,将夯实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根基。中非相距遥远,文明各具特色,中非文明交流互鉴对于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对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示范意义。


人类实现发展的道路不可能千篇一律,人类政治文明的花园之所以百花齐放,正是由于对不同文明多样性的体认与尊重。中国改革开放也是在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的成功探索与实践。新时代,中国更加主动地走向世界,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加强与世界的合作,主张超越东西二元对立思维,更全面深刻理解人类历史进程与规律。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文明多样性与丰富性无与伦比。关注、学习、欣赏、借鉴非洲文明,对新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中非文明交流互鉴,不仅将破除西方对非洲文明的长期遮蔽与误读,而且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观察变革中的外部世界与自身的第三方参照,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探索实践中国倡导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国际合作新理念、国际安全新思路。


中非关系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而中非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中非文明交流互鉴也将更多依靠并面向人民。21世纪以来,随着中非经贸关系快速发展,中非交往出现新特点。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人民交流更加密切,怀着相似的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携手努力、共同奋斗。文明交流互鉴旨在民相亲、心相通,消除各种偏见、误解、误读,不断增进彼此互信,符合新时代中非人民密切交往、利益日益交融、情谊持续深化的潮流。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据出土的汉简资料,汉代前后已有非洲人入居中国,而中国商人也深入北非、东北非地区。中国制陶术与北非玻璃制作术在同一时期相互传播,促进了中非文明的进步。唐代文献中有大量“僧祇”“昆仑”之类记述,非洲人的陶俑、壁画形象也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出现。宋代以后,中非海上贸易蓬勃发展,中国铜钱大量流入东非沿海城邦,中国青白瓷也大量用于墓葬装饰,这一地区因此被称作“瓷器海岸”。这与西方在掠夺非洲过程中命名的“黄金海岸”“象牙海岸”“奴隶海岸”形成鲜明对比。郑和下西洋则是中非关系发展的顶峰,《星槎胜览》《瀛涯胜览》记载了这一时期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的盛况。


新中国继承了悠久传统并加以发扬,中非文明交流进入新阶段。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国家间“求同存异”的原则,受到与会非洲代表的响应与欢迎。1963-1964年,他访非期间,强调中国政府一贯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提供援助;严格遵守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和要求任何特权。他强调中非援助是相互的,中非文明交往是平等的。无论是援非医疗队还是文化交流团体,中国人都本着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心态开展合作。坦赞铁路修筑中牺牲的中国工程师长眠于非洲,他们是中非文明交往的使者。而非洲国家顶着西方压力,“把中国抬进联合国”,也是中非深厚友谊的生动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非文明交流互鉴更加活跃。长沙与布拉柴维尔结成中非第一对友好城市,毛里求斯建立非洲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心,开启了新的文明交流形式。中非文明交流不断深入,中非“全天候”伙伴关系持续推进。中非合作论坛创设以来,中非文明交流合作项目日益丰富。非洲高校已开设七十多个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超过三十所非洲高校设立中文系。中国还与埃及、南非、吉布提、肯尼亚等国共建“鲁班工坊”,同非洲分享中国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助力非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项目推进同时,文明交流机制也孕育成型。中非文明交流互鉴逐渐从项目驱动进入机制导向、系统推进的新阶段。“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国际杰青计划”“国际青年创新创业计划”等项目式机制,“中非智库论坛”“中非青年论坛”等平台式机制,以文化先行为理念的“中非民间商会”统筹的一批组织性机制等多轨并行、协同发展。另外,中国与53个非洲国家的100多个妇女机构建立了联系。中国还在毛里求斯、莱索托、吉布提、津巴布韦和苏丹等国开设了中非妇女友好交流(培训)中心,中非妇女互学互鉴常态化、规范化。而在多届亚非青年联欢节、中非青年大联欢活动成功举办基础上,2021年召开了首届中非未来领袖对话,青年日益成为中非文明交流的桥梁和使者。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文明上交流互鉴”列为中非关系五大支柱之一,2018年又将“人文交流”明确为中非合作“八大行动”的有机组成。依托中非合作论坛平台,首个中国与非洲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中国—南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创立,以人文交流机制为引领,推动多领域文明交流合作,构建官民并举、多方参与的人文交流新格局,致力于打造中非文明互鉴的试点与示范。中非媒体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则拓宽了中非文明交流的渠道,使中非文明互鉴有了更通畅的“高速路”。2019年,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创设中国讲坛、非洲讲坛、大使讲坛、非洲留学生论坛等系列活动,致力于促进中非相互了解,组织中非共同研究,助力“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发挥传播窗口作用,讲好中非友好合作故事。中非文明交流互鉴层次日益多元,水平不断提升。


互学互鉴,和合共生


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的主体不断增加,领域逐渐丰富。从政府组织到民间团体,从学术机构到公益组织,都参与到中非文明交流合作中来。合作领域也从传统历史文化的交流,逐步发展到治国理政乃至国家发展理念的高层次对话与相互学习。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愿支持所有非洲建交国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在华举办非洲电影节,在非洲举办中国电影节。举办中非青年服务论坛和中非妇女论坛。展望未来,中非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继续向纵深发展,持续助力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一是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平等与尊重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要深入非洲人民生活,加强多元主体互动,挖掘集体主义、敬老尊贤、平等宽容等中非共有共享的价值观,打造民心相通、民意相知的文明交流互鉴格局。在平等对话、充分了解非洲文明基础上,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壁垒,汲取非洲文明的精华和养分,突破片面性与局限性,在承认并欣赏中非文明差异化的同时,做到取长补短、兼收并蓄。


二是与时偕行、创新发展。中非文明交流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要顺势应时、推陈出新;既应继承优良传统,也要吸纳时代精华。通过打造文明交流互鉴的网络化格局,优化文明交流互鉴的综合性模式,探寻文明交流互鉴的多元化道路,着力创新发展现有合作机制内涵,例如在推进“中非10+10智库合作伙伴计划”中商讨新议程、设置新项目,探索建立与欧美智库的对话机制。而在全面支持非洲广播电影电视产业发展中,推进中非影视联合开发制作,创作更多反映中非民众心声、讲述中非友好情谊的作品,实现有效传播与影响力拓展。守正创新,丰富中非文明交流的内涵,永葆中非共同繁荣的源泉与活力。


三是文化共兴、文明昌盛。每种文明都有自身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非洲是人类起源地,积累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丰富宝藏。非洲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在世界艺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华文明同样拥有厚德载物、融汇并蓄的风度与品格。在跨越万里的遥相呼应中,中非文明实现了相互认知,保持了彼此尊重。理解并欣赏非洲文化,推动中非文明交流对话,促进中非文明交融。把握时代脉搏、树立全球眼光,将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的长远愿景纳入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推动中非文明交流可持续发展,为中非文化繁荣注入持久动力。


(作者:王涛、刘肖兰,分别系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非洲研究中心教授,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科研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