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七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从愿景到行动,从理念到共识,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深入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在此背景下,坚持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发表书面致辞,强调“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互利共赢”,提出“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各国都应认识到,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恢复经济,各国命运紧密相连,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需守望相助、结伴齐飞,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设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同时,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可以说,世界各国都遭遇重大风险挑战,在此背景下尤其需要走好团结合作之路。
回顾历史,重大国际危机在促进国际合作或加剧国际竞争两方面均有先例可循。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而人类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必须看到,应对重大国际危机最有效的方式不是画地为牢、以邻为壑,而是互联互通、开放包容。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正是积极应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着眼于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共同梦想的重大举措。
七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指引,始终强调团结合作,构建了丝路基金,不断完善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合作(“17+1合作”)等,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热烈响应,不仅有力推动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而且对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们更要具备战略眼光,树立全球视野,推动团结合作,努力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前进的航向。
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要主动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有关合作项目精准对接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要在消除贫困和饥饿、增进人民健康与福祉、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切实发力。要坚持多边主义,把“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合作同上海合作组织等多双边合作结合起来,整体推进。
建设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
公共卫生危机始终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头等大事。“一带一路”沿线多是发展中国家,公共卫生问题普遍突出,公共卫生体系较为薄弱。“一带一路”建设将公共卫生合作视为基础性工作,我国早在2015年就发布了《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卫生交流合作三年实施方案(2015-2017)》,一系列努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在此背景下,把“一带一路”打造成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要积极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携手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以全面提升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健康水平为主线,以多双边合作机制为基础,创新合作模式,促进中国及沿线国家的卫生事业共同进步。当务之急是阻断病毒的传播,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疫情之后,各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需求会大幅上升,需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惠及全人类、高效可持续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
要加强“一带一路”同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已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了“一带一路”卫生合作备忘录。在多边捐赠领域,我国已经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两批共5000万美元现汇援助,向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等组织提供援助,积极协助世界卫生组织“团结应对基金”在中国筹资。同时,积极加大对非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的重点支持,提升相关国家的自主公共卫生防控能力。
要充分调动中国企业的积极性,助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疫情防控期间,中国企业在海外不仅向当地提供多种援助,更是坚守岗位,克服交通中断、材料短缺、卫生防护不足等重重困难,为保障当地生产和民生供应、稳定全球产业链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全球抗疫不可或缺的力量。当前,国际社会在卫生健康领域有需求,中国企业在远程医疗技术等方面有优势,可考虑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进程中加强合作,积极推广和应用。未来,中国企业还将在传染病防控、妇幼保健、卫生援助、疫苗研制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
七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以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例,已累计投资340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超过3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32万个。
受疫情冲击影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特别是影响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部分国家在基建、贸易、投资等领域的需求萎缩。很多国家忙于疫情防控,无力复工复产,或急于复工复产却又导致疫情恶化。不少“一带一路”境外园区的订单大幅减少,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很多企业转产从事医药物资生产。这些都导致相关国家经济复苏的压力不断增大。对此,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尤为重要。
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有序复工复产。需以“一带一路”建设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区域和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实现商品、服务和人员的正常流动,努力恢复受疫情影响的产业,并促进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良性互动。同时,加强同有关国家的政策沟通,密切政策协调,对接发展战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遵照世界卫生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的专业建议促进经济恢复,助益相关经济体重新融入全球价值链。同时,在电子商务、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另一方面,要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为经济社会复苏注入催化剂。数字经济始终是“一带一路”合作的亮点。在此次疫情期间,丝路电商呈爆发式增长,电商平台有效串联了世界防疫物资需求。应该看到,“一带一路”数字基础设施存在广阔的提升空间,未来,需加强同沿线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合作。
建设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未来还将面临更多复杂局面,如何有效释放发展潜力,是世界各国都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该看到,“一带一路”建设着眼于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促进世界经济再平衡,多年来有力促进了包容性增长。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未来需进一步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将发展的潜力激发出来。
一是要保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定力。需要看到,相关国家的合作意愿较为强烈,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带动本国发展,我们应客观看待和深入挖掘“一带一路”的发展潜力。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成形,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有研究报告统计,2014年至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总额超过了6.2万亿美元,年增长率达6.1%。面对疫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守望相助,许多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都不断提升了国际社会对这一国际公共产品的期待。
二是要对标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实现高标准,就要深度挖掘“一带一路”建设在产业、贸易与金融等方面的数据资源,在技术、资质、知识产权等关键领域发力;实现惠民生,就要坚持需求导向,使“一带一路”建设惠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实现可持续,就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增强合作平台的开放性、各方的参与感和国际市场的信心。
三是要注重发挥产能合作的引领作用,助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应根据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足的实际情况,加强农业产业园和医药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在粮食生产加工、农产品贸易、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合作。与此同时,要积极同各国财政部门、多边开发银行、各类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建设高标准、可持续的融资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稳健的金融支持。
“一带一路”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国际公共产品。需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建设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将“一带一路”倡议在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巨大能量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