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让德国城市看到希望:到达杜伊斯堡班次超过疫情前
外媒称,中国列车满载货物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在这个欧洲最大的内河港之一,现在来自中国的列车班次甚至比疫情前更多。“中国的出口恢复得特别迅速,现在每周抵达我们这里的列车有45列到60列左右”,杜伊斯堡市政府财政部门负责人马丁·穆拉克解释说,与以前的每周35列相比,这个数字是创纪录的。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8月13日报道,现实政治在这个德国西部城市让人感受得更深刻。在这里,中国人受到热烈欢迎。中国的物资对这个古老矿业城市的转型至关重要。
报道称,杜伊斯堡是运载中国货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列车进入欧洲的门户,是货物集散中心,运到的商品在这里装上其他列车或者轮船、汽车,运往欧洲其他地方,例如意大利、法国、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研究员诺亚·巴尔金认为,疫情让欧洲经济陷入停滞和衰退,德国认为中国能够帮助欧洲走出衰退。中国是最先受到疫情打击也是最早战胜疫情的国家,德国企业热切盼望能够恢复与中国的贸易。
报道指出,新冠疫情暴发后,从武汉出发的中欧班列在停止了数周之后恢复。德国港口工作人员丹尼尔·托马斯解释说,“我感觉中国生产的商品更多了,因为要弥补疫情导致的损失”,德国现在接收的医疗物资更多,例如几天前就有一批货要转运到英国,是医护人员用的口罩和防护服。相反,运送来的小型家电和消费品的数量变少了,因为欧洲消费者现在花钱变得更加谨慎。
报道称,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规模回升明显。德国统计机构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德国进口的很多产品都来自中国,对华进口额同比增长20.2%。此外,德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在6月同比增长15.4%。这意味着与中国的贸易在德国疫情后经济恢复中扮演重要角色。
报道认为,中国与德国之间存在着深厚的经济互相依赖关系。2019年中国连续第四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默克尔作为德国总理对中国进行了10多次访问,在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作为重点。
报道指出,欧洲其他国家对杜伊斯堡或许很少听闻,或者在印象中它是一个比较脏的煤炭开采城市,但对中国来说却不同,它是在德国取得成功和贸易机遇的同义词。现在从重庆、西安、武汉、义乌和石龙出发的中欧班列都有以杜伊斯堡为目的地的班次。
报道称,港口堆放着不计其数的集装箱,其中很多印着中国商标。穆拉克解释说,“疫情没有让北京的形象受损,人们还是想买中国产品,与中国交易的意愿没有改变”。这位市政官员还认为,对中国的某些指责是毫无根据的,“有人指责中国政府实行疫情封控措施,但后来欧洲也这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