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希望中国是大家看好的投资沃土
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谈中国经济:放水养鱼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李克强直言,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不可能置身之外。他强调,中国今年没有确定GDP增长的量化指标,这是实事求是。同时,李克强指出,中国提出的“六保”的目标任务和GDP经济增长有直接的关系,将确保经济增长有更高的质量,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前行。
在具体政策举措方面,李克强将之形象比喻为“放水养鱼”。他指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的规模性政策,着力于为企业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注重稳就业、保民生。一方面,用70%左右的资金比较直接地去支撑居民收入,从而促进消费、带动市场;同时,“我们会瞪大眼睛查,也欢迎社会监督”,保证政策资金直达地方、直达基层、直达民生。另一方面,扩大有效投资。投资的重点是“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他强调,要用改革的办法,用这些资金来撬动社会资金的投入。项目要有效益、有回报,要经过科学论证,按规律办事,不留后遗症。
谈抗击疫情:同舟共济
病毒没有国界,它是全世界、全人类的敌人。在回答彭博社记者提问时,李克强说,对病毒进行科学溯源,可以更好地防控疫情,也能更好保护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他指出,中国正在加快研发疫苗、有效药物、检测试剂。“我们愿意开展国际合作”,李克强说,这些产品是全球公共产品,我们愿意共享,最终让人类能够共同战胜病毒这个敌人。
面对一方面控制疫情一方面回复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挑战,李克强指出,国际合作很重要,“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发展经济,都需要我们同舟共济,使人类能够越过这场巨浪的冲击”。他希望并相信,各国人民共同努力,疫情之后会更开放,衰退之后会有新繁荣。
谈中美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针对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关于中美“新冷战”和脱钩的问题,李克强明确指出,我们从来都主张摒弃冷战思维,两个主要经济体脱钩对谁都没有好处,也会伤害世界。“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李克强指出,中美有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存在矛盾分歧不可避免,问题在于怎样对待。他强调,要建立“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寻求合作共赢,“这于己于人于世界都有利”。
谈到中美中间的经贸合作,李克强以几天前一家美国高科技公司宣布在中国武汉实质性投资项目开工为例,指出中美商贸界是互有需要的,是可以实现合作共赢的。他强调,中美之间的商贸合作应该遵循商业规则,由市场来选择,由企业家判断、拍板,政府起到搭平台的作用。
谈中日韩合作: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
中国向来重视与周边各国的关系。中日韩是近邻,李克强指出,要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要在经济大循环中建立中日韩小循环。他介绍了近期在中韩之间开辟的快捷通道,这有利于让商务、技术等人员能够顺利往来,有利于复工复产,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在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中日韩都是近邻,我们愿意在经济大循环中建立中日韩小循环,比如说最近中国和韩国就开辟了快捷通道,让商务、技术等人员能够顺利往来,这有利于复工复产,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对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李克强指出,在去年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上,十五国领导人共同作出承诺,今年要如期签署,“我希望并相信这个承诺不会落空”。
谈对外开放:希望中国是大家看好的投资沃土
“关起门来搞发展行不通”,李克强指出,中国会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会自主出台更多扩大开放措施,并且会在开放中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关于开放,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和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他指出,国家不管大小、贫富、强弱,都应该遵循这个规则。相处规则如果有不完善之处需要调整改革,大家一起商量着办。二是互利互惠。独赢是不会长久的,吃独食也是行不通的。只有在共赢中大家才能够共同成长。三是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各国都有各自的长处,都要担负起应有的国际责任,携手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会担负起应当担负的国际责任。
李克强指出,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我们推进的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的规模性举措会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中国愿意进口更多国外商品,成为面向世界的大市场。他希望,“中国还是大家看好的投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