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患难见真情 共同抗疫情

发布日期:2020.02.17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至: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疫情发生以来,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纷纷为中国抗击疫情加油鼓劲。许多国际友人表示,他们对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充满信心

01.jpg


中国为全球抗击疫情争取了时间


(墨西哥)亚历杭德罗·马西亚斯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各级政府第一时间行动起来,从城市到乡村进行了迅速有效的大规模动员,采取了最严格的防控举措。可以说,中国为全球抗击疫情争取了时间。


疫情发生不久,中国就迅速向世界卫生组织分享了从武汉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例中检测到的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信息,并在短时间内确认了病毒性质。这反映了中国具有相当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


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的在于强调,面对疫情这一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国际社会开展密切合作。所有国家和地区应加强信息交流,摒弃谣言和假新闻,促进世界卫生体系更有效地抵抗疫情。世界卫生组织还特别强调,不建议对中国实施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并再次高度肯定中国的防控举措。然而,一些国家不顾这一建议,不断采取过激措施,这是非常荒唐的。


现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并不在于控制边境,而是要督促各国医院配备必要医疗设施,做好收治病人的工作,并采取科学合理适度的防疫措施。


在几次相关论坛上,我不断强调,中国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巨大努力,中国采取了非常恰当的方法应对疫情。我坚信,在中国政府及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国际社会大力支持下,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定会取得胜利。


(作者为墨西哥前防控2009年甲型H1N1流感国家专员、墨西哥瓜纳华托大学教授,本报驻墨西哥记者刘旭霞采访整理)


我们应携手抗击疫情


(美国)黄严忠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政府为防控疫情作出了巨大努力,展现出强大的动员能力。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迅速动员,尽最大努力防止疫情扩散。目前,湖北以外地区每天新增的确诊病例出现明显下降。我相信,这些措施的效果还将继续显现。


病毒的迅速传播是当前面临的巨大威胁。与此同时,由恐惧驱动的回应可能会带来更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就目前形势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健康的总体风险可能并没有预期的那样高。


相比之下,流感病毒让美国各地医院异常繁忙。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最新发布的数字显示,截至今年1月25日,美国目前所处的流感季节已确诊1900万病例,死亡人数超过1万,且流感病例仍在持续增加并保持较高水平。


我认为,对新冠肺炎疫情过度反应,会导致社会上不同人群间不必要的疏远。有些人没有把病毒当作敌人,却敌视生病的人或与患者接触的人,这种心理只会让抗击疫情的战斗变得复杂。


因恐惧而引起的过度反应可能会给世界经济造成损失。据世界银行估计,在任何疾病暴发期间,90%的经济损失是因公众为避免感染而采取了不协调和不合理的行为。由于疫情暴发过程中采取的过度措施,如取消航班或关闭边境等,往往带有“连带效应”,要防止这些过度措施对经济造成长期影响。


我们应携手抗击疫情。相关国家应该采取紧急措施,制定旨在减轻负面影响的应对策略,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的潜在损失。


(作者为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公共卫生高级研究员、西东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本报驻美国记者张梦旭采访整理)


中国必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巴西)卡洛斯·莫雷尔


面对这次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快速反应,全员参与到防控工作中。试想,除了中国,还有哪个国家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建起两家可以收治上千名患者的医院?我相信,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战胜疫情,为世界处理公共卫生事件树立新标杆。


中国有着非常强大的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保障体系,在国内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上都发挥过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国专家帮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在卫生健康等领域的科研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针对一些影响人类的重大疾病,中国的实验室和科研团队正在进行高质量的研究工作。比如非典之后,中国搭建起全球最大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我所任职的奥斯瓦尔多·克鲁斯基金会隶属于巴西卫生部,是在公共卫生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机构。我们与中国长期保持了良好合作。


2016年,我在意大利参与全球病毒组项目的研讨时,结识了中国疾控领域的专家。2017年,我受邀前往北京参与学术会议,这趟旅程完全刷新了我对中国的认识——此行距我第一次前往中国正好间隔10年。10年间,中国的变化令人震惊。


那次访华,我在北京参观了医学实验室,又前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该医院参与解析出了寨卡病毒的分子结构。当时巴西刚经受过寨卡病毒的肆虐。中国专家研发的成果,为抗击寨卡疫情作出重要贡献。我还参观了华大基因研究院和中国国家基因库,看到上百台基因测序仪在24小时昼夜不停地工作。那个场景深深震撼了我。在返回巴西的路上,我就决定说服奥斯瓦尔多·克鲁斯基金会与中国展开医疗等领域研发合作。现在,我们和包括中国疾控中心在内的多家中国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


巴西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开展了多领域的合作项目,我是其中生物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巴方负责人。我提议了两个双方都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一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二是遗传病、基因治疗和个性化医疗。中国在这方面拥有国际领先水平。我相信,中国必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加深。


(作者为巴西科学院院士、奥斯瓦尔多·克鲁斯基金会健康技术发展中心主任,本报驻巴西记者朱东君采访整理)


中国防控措施有力有效


(尼泊尔)拉吉姆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我正在尼泊尔探亲。我每天都关注中国对疫情的最新报道。同时,我将中国官方媒体的相关报道编译,推荐给包括尼泊尔主流媒体《坎蒂普尔日报》在内的当地媒体使用,力求让尼泊尔民众对中国积极抗击疫情工作有及时、准确的了解。


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我认为中国各级政府针对疫情的防控措施坚决有力、切实有效,政府的应对措施完全可以让民众放心。要阻断病毒传播,第一时间采取隔离等措施是合理且必要的。正是由于中国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疫情防控形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我在西安生活了20多年,感觉那里已经是我的第二家乡。疫情发生后,我多次收到西安市政府等机构发来的抗击疫情、做好自我防护的提示信息,心里感觉很踏实。西安医学院的领导和同事也多次给我打电话或者发微信,叮嘱我注意身体,做好防护。这些温暖的关心和牵挂,让我特别感动。


在西安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伍中,有来自西安医学院各个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他们中有我的同事和朋友。看到他们奋战在一线,顾不上吃饭和休息,我很心疼他们,也特别能感同身受。我很想返回西安,想回到工作岗位,和我的同事和朋友们一起抗击疫情。


近期,国际社会用不同方式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各种物资正运往疫情严重地区。中国政府始终公开、透明、及时地对外通报疫情信息,并且抓紧研制抗病毒疫苗和药品。这些行动为全球采取应对疫情措施提供了重要信息,也是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健康的负责任态度。


“我们坚信,中国将会战胜这次疫情,对疫情的及时响应就是你们正在控制疾病蔓延的标志。尼泊尔将与你们同在。”我的家乡布特瓦尔市市长施夫·拉吉·苏布迪日前在给西安市市长发去的慰问信中写道。2019年10月,布特瓦尔市与西安市结为友好城市。尼中两国一直是互帮互助的好兄弟,传统友谊源远流长。2019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尼泊尔,提出“把中尼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推向新高度”。尼泊尔人民热爱中国,崇山峻岭阻隔不断我们两国人民的友谊。


尽管尼泊尔的医疗物资相对匮乏,但是为支援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尼泊尔政府紧急向武汉捐赠了10万只口罩。我个人也筹集到10余箱口罩等医疗物资,运往西安和武汉。很多尼泊尔同胞告诉我,他们都想给中国捐钱捐物。虽然微不足道,却是他们对中国朋友的一份心意。我相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中国一定能够战胜这次疫情。


此刻,我特别想告诉中国朋友:我虽然身在尼泊尔,心却在西安,心里牵挂着冲锋抗击疫情一线的同事们。艰难时期不会太长,中国人民勇敢、冷静、团结互助,一定能取得全面胜利。我爱中国,我和你们一起并肩战“疫”。


(作者为西安医学院“中尼友好拉吉姆医学实验室”主任,尼泊尔跨喜马拉雅友谊协会主席,本报记者李琰采访整理)


图片说明:


图①:2月7日,巴西小学生梅拉妮·文迪创作了一幅绘画作品,祝愿中国朋友早日战胜疫情。 


新华社发 


图②:2月2日,一家南非口罩生产厂商将生产的3万只防护口罩捐赠给中国驻南非使馆,委托其送往武汉。 


本报记者 万 宇摄 


图③:2月4日,工作人员将巴西华侨华人捐赠给中国的防疫物资搬上即将开往圣保罗国际机场的运输车。 


新华社发 


图④:巴基斯坦人豪孟德和毛里求斯人苏玛是一对在温州工作的跨国医生夫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们主动加入温州和平国际医院志愿团队,参与温州南高速出口防控检查点防疫筛查。图为豪孟德(右)帮苏玛戴口罩,准备上岗。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