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渭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19.09.06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分享至:
摘要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合作初心,坚定不移前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

6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宏大视野和磅礴格局,深刻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开创性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宏伟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和平发展、经济合作倡议,是开放包容、共同发展进程,成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合作初心,坚定不移前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


一、六年耕耘、春华秋实,“一带一路”建设硕果累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在广袤大陆上落地生根,在浩瀚海洋中乘风破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合作理念:从一国倡议到国际共识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于中国,更属于世界。6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已经转化为全球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截至目前,已有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195份政府间合作协议。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区域组织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纳入成果文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经成为各参与国家和国际组织深化交往、增进互信、密切往来的重要平台。两届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八方宾客齐聚北京共商合作,会议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成果之多超过了G20、APEC等现有国际合作机制会议的水准。这无不印证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


(二)合作架构:“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从蓝图规划到初具雏形


6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深入推进,一大批务实合作项目落地生根,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扎实推进,瓜达尔港、汉班托塔港、比雷埃夫斯港、哈利法港等进展顺利,中欧班列成为了亚欧大陆上距离最长的合作纽带。这些合作项目的稳步推进,使得亚洲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建立和加强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高效畅通的亚欧大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合作领域:从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到广泛合作


基础设施合作见效快、可视性强,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尽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6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速。中国与有关国家核准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出资400亿美元和1000亿人民币成立丝路基金,为基础设施等合作提供稳定、透明、高质量的资金支持。为了推动取得符合沿线国家人民期待的合作成果,“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领域不断丰富,致力于成为造福沿线国家人民的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四)合作愿景:从打造经济合作平台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平台


共建“一带一路”目标指向人类共同的未来,坚持最大程度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顺应了人类追求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顺应了国际社会对全球治理体系公正性、平等性、开放性、包容性的追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国际社会越来越认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所主张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与世界各国人民分享自己的发展经验,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二、提高站位、准确把握,深入贯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总体要求


6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多次就“一带一路”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和第二届高峰论坛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释,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已经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进入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阶段。我们要把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最重要的工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一是把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落到实处,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要深刻认识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倡议、各国共建、市场运作、全球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合作平台”的基本属性。只有秉持“三共”原则,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才会越来越大,好伙伴才会越来越多。


二是把开放、绿色、廉洁理念落到实处,共建充满生机、风清气正的丝绸之路。开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鲜明标识。“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为全球提供了开放合作的国际平台。绿色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亮丽底色。建设绿色丝绸之路,不仅是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需要,也是中国的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在海外的践行。廉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底线红线,也是“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既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


三是把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落到实处,让“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惠及合作各方。高标准一定是适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准,也一定是动态的,不能是绝对的。既要扎实推进陆海天网的“硬联通”,更要加大规划政策、规则标准、执法监管的对接力度。惠民生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沿线国家全体人民。中国愿意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与其他国家分享自己在40年改革开放中积累的发展经验,与沿线国家共建美好未来,让沿线国家的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是各方的最大利益契合点和最佳合作切入点。共建“一带一路”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目标、原则、实施路径上高度契合,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和支持,为世界提供了合作共赢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案。


三、深耕细作、稳中求进,聚焦互联互通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通过扎实推进“五通”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是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务实目标,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途径。


(一)推进政策沟通向高质量发展,不断铺画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软联通


开展高质量政策对接,构建更加广泛务实的伙伴关系,充分发挥政策对接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引领和催化作用。巩固充实战略对接、规划对接、机制对接、项目对接的整体合作框架,加强同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协调。结合各方国情,创新对接合作方式,签署政府间合作谅解备忘录后,既可以从顶层设计着手,采取编制合作规划,建立对接平台,实施项目清单的方式;也可以直接从务实合作切入,启动一批双方有共识、条件具备的成熟项目,尽早让各方分享到早期收获成果。


(二)推进设施联通向高质量发展,切实提高国家间通达水平


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也是许多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利于挖掘增长新动力,实现联动发展。构建以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为依托的互联互通网络。要将高质量、可持续、抗风险、价格合理、包容可及的目标融入基础设施项目选择、实施、管理的方方面面,兼顾项目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形成更多可视性成果。要加快推进高效畅通的国际大通道建设,扎实建设好重大项目。持续深化中欧班列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中欧班列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拓展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三)推进贸易畅通向高质量发展,有效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与更多国家商签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加强海关、税收、审计等领域合作。充分发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作用,为各方进入中国市场搭建更广阔平台。深化与沿线国家在经贸领域的互利共赢,扩大双多边投资贸易规模。加强“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园区建设,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四)推进资金融通向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多元化融资体系


落实好《“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继续发挥共建“一带一路”专项贷款、丝路基金等的作用,支持多边开发融资合作中心有效运作,引导鼓励多边和各国金融机构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投融资。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务网络。


(五)推进民心相通向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不同文明互学互鉴与交流合作


逐步构建与对外开放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人文交流新格局。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各领域人文合作,加强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建设好并充分发挥共建“一带一路”多边对话合作平台作用。深化创新合作,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共同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海洋合作、荒漠化防治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


(作者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司长肖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