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研究院、中国城市经济研究院赴甘肃(兰州)国际陆港考察调研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
6月9日,西部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城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火照程,西部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向忠诚博士一行赴甘肃(兰州)国际陆港考察调研,兰州市政协副主席、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党工委书记雒泽民,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管委会主任李建亮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活动。
兰州市政协副主席、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党工委书记雒泽民会见了调研组
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兰州铁路口岸东川作业区、东川铁路物流中心特货作业区,现场听取了陆港国际货运班列发运、国际贸易业务开展等情况汇报。在兰州铁路口岸,兰州陆港管委会口岸外经处处长杨志君详细介绍了兰州铁路口岸运行情况。他说,作为西北地区直联中欧、中亚地区的国际货运战略通道,兰州铁路口岸紧邻铁路货运中心,具有“港口后移、多式联运、就地办单、无缝对接”的功能,我们的货物都是海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当天报检当天就能通关放行,最快的时候能实现秒通关,已真正成为“一带一路”与内陆连接的交汇点,助推兰州由内陆腹地变身开放前沿。
调研组考察东川铁路物流中心特货作业区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李主任首先对调研组一行来甘肃(兰州)国际陆港表示欢迎,并从区位优势、建设现状、运营状况等方面全方位介绍了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的发展历程。调研组一行对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的发展和运营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甘肃(兰州)国际陆港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情况以及双碳(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了交流。
座谈会现场
兰州大学低碳技术与管理研究中心火星主任指出,交通运输是仅次于工业、建筑的第三大碳排放行业,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对于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港口也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排放区域集中、对周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等特点。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双碳目标,港口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将不断加快。港口企业应提前做好谋划,编制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或行动方案,从能源供给侧的源头控制(主要是零碳技术)、能源消费侧的过程控制(主要是低碳技术)、排放侧的终端处理(主要是负碳技术)等 3 个方面布局好碳达峰碳中和路径。
兰州大学低碳技术与管理研究中心简介
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
火副院长表示,西部开发研究院、中国城市经济研究院将加大对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的关注,积极为陆港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同时结合陆港发展需求在国际交流、开拓海外市场等方面牵线搭桥。
下一步,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将持续抢抓“一带一路”最大机遇,紧盯“双碳”目标,加强与西部开发研究院、中国城市经济研究院沟通联系,研究确立具体合作事宜,为拉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陆港力量。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简介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位于兰州市西固区,前身是成立于2016年8月的兰州国际港务区,是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规划和建设的,总体规划面积73平方公里。
兰州铁路口岸
兰州陆港是国家首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国家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国家一级铁路物流基地和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是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甘肃平台、中欧国际货运班列核心中转枢纽及中亚、南亚贸易通道枢纽。
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
陇海、包兰、兰新、兰青、成兰、兰渝六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连霍、青兰、兰海、京藏、312、109等高速公路和国道在此汇聚,距离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约50公里,兰州陆港依托铁路、公路、航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通道和枢纽优势,全面构建公铁、铁海、空铁联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现代物流、现代商贸、出口加工为发展方向,积极拓展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供应链物流管理等增值服务。规划布局的各类产业园和入驻企业成为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对内辐射陕、甘、宁、青、新、藏等省区,对外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保税物流中心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自2016年正式揭牌成立5年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7亿元;入驻各类企业77家,平均每年入驻企业15家;完成限上商品营业额123.85亿元,年均增速124.8%;完成各类货物吐量3007.12万吨,年均增速51%;发运国际货运班列780列、货运量67万吨,货值88亿元;发运国际货运航班38班,贸易额6963.5万元。
多式联运物流园
在“一带一路”的大格局下,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紧抓省市合力打造对外开放平台的重大机遇,将兰州陆港打造成为一流建设、一流管理、一流运营、一流服务、一流效率的新时代国际陆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