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基层首诊“医共体”联出群众健康新天地
—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区域医共体建设纪实
“没想到,家门口这个小小的社区医院,能处理我的慢阻肺急性发作,疗效和大医院同样地好。这两次的住院经历让我刮目相看。”
“没想到,在家门口能看专家号,还能免费接受专家的健康指导。”
“没想到,我爸爸的脑梗后遗症在这里做康复治疗,恢复得这么好,我现在把全家人的健康都交给了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所在猫儿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
2017年5月以来,重庆市江北区猫儿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祖建陆陆续续接到二十余封感谢信,在信中,这批忠实“铁粉”都用了“没想到”三字来表达自己对家门口社区医院蜕变的感受。
这一切都得益于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与猫儿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共体建设中的探索和实践成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共体签约仪式(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供图)
基层首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完成一站式医疗服务
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关键在于落实基层首诊。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院长何建国告诉记者,这是他及团队多年探索实践的共同认识。
2015年,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作为在重庆率先实行公立医院改革的综合性医院,在落实基层首诊的思考方面,将目光转向了医联体。当年,医院开始与猫儿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其它3家采取派专家到该中心开设门诊、定期查房、开办讲座、开设绿色通道等形式的合作。数据显示,猫儿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门诊人次为12589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5356人,家庭医生签约306人……
“从数据上看,此种松散型医联体模式并未解决分级诊疗中基层首诊的问题。”院长何建国介绍,原本,猫儿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为周边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也只有门诊。公共卫生服务没有基本医疗支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出现签约难、签而无“约”,慢病管理没有医生指导等问题,基层首诊问题依然没有解决。2016年3月医院派遣医疗团队帮助猫儿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起完整的在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但因人才、设备、编制的限制,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依然存在两张皮现象,基层首诊未落到实处。
“病因”找到了,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从2017年5月,江北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果断决策派遣医院中层管理干部兼任猫儿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对中心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进行统一管理,经过竞聘门诊部主任刘祖建脱颖而出。
据悉,猫儿石社区内有10余万居民,老年人、慢性病人多,由于地处主城区,2017年以前猫儿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能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辖区居民一家老小生病都要到周边的二、三级医院就诊,面临着就医拥挤、不方便等现状,特别是对于家里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等慢性疾病患者的家庭,需要常期陪护,家属的经济、精神压力巨大。
针对以上问题,医共体运行之初,在医院业务副院长郑超的带领下由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设备科、人事、财务等一班人组成的工作组蹲点猫儿石社服中心找原因、查问题,寻找解决办法:一是,派选医院内科主任李成国兼任中心医务科科长,护士长韩容兼任护理部主任;二是,完善社服中心学科设置;三是,搭建康复体系建立康复病房等;四是,以医院的名义招聘人员派往猫儿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补齐人员短板;五是,开设家庭医生工作室提供慢病管理、开设专家门诊(副高级职称以上医师)提供疾病诊疗。通过全方位打造,老百姓既能在家门口看专家门诊,也能让慢病和康复患者住院治疗,意味着辖区老百姓在家门口完成门诊、住院一站式服务,真正体现基层首诊。
据统计,2018年6月,医供体模式运行下的猫儿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人次35733人,较上年增长100.52%;出院患者2697人,较上年增长130.12%,患者满意度95%。
社区集中现场签约(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供图)
医共体“联心”老百姓,家门口就医方便快捷质感满满
对于老百姓来讲,在家门口看专家门诊,是就医感受的提升。
家住江北区的郑江平老人是个老病号了,因患有心衰,常期呼吸困难、乏力、心慌,身体也出现水肿等症状,每当心衰指数BNP偏高时便要住院治疗。“他这个病不晓得住了几个医院,自从李成国主任来了后,我们就说离家近,在社区医院住院治疗试看看,没想到心衰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了,我照顾他也更方便。”郑老的家属李素芳老人说,如今,只要一生病,家里人都会先想到来社区医院,能在家门口看专家门诊,她十分满意。
与郑老同在一间病房的是29床的脑梗患者杨婆婆。老人去年突发脑干出血昏迷,后来虽在大医院抢救捡回了一条命,却留下了全身瘫痪的后遗症,今年3月份来到猫儿石社区卫生医院住院治疗,经康复治疗,如今能说话、会穿衣了。“要不是社区医生的悉心治疗,估计早就不在了。”她老伴感激地说。
今年83高龄的李婆婆照顾患有脑梗的老伴已三年有余。“以前我们都是往大医院跑,一方面有个亲戚在大医院上班,另一方面是觉得社区医院可能不靠谱。”李婆婆说,让她意外的是,老伴的脑梗居然是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确诊的。原来,李婆婆的老伴因写字越来越小等症状,在多家医院确诊为帕金森,住院治疗一个多月仍不见好转,便想着回社区医院住院观察。谁知社区服务中心综合内科主任李成国诊断老伴为脑梗,经针对治疗后,病情好转了,同质化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让她刮目相看,成为了家门口医院的“铁粉”,此后,老伴的腰椎肩盘突出致不能下床走路以及自己的慢病都选择在社区医院进行治疗,都取得了令她满意的治疗效果。
对于辖区居民来说,猫儿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医疗不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而且作为医共体,在中心就医的居民除了享受二级医疗服务,一级收费外,还能享受到与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同质化的医疗、医学检验检查服务,并且重症患者直接走绿色通道,这无疑是一项惠民的民生工程。
深入社区开展家医签约服务(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供图)
“医防”结合家庭医生签约实现了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据悉,猫儿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工作在医共体的支撑下也取得长足进展: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人数从2016年的5356人迅速增长到目前63760人,增长逾10倍,建档率达到84%。家庭医生签约人数从306人增长到目前33620人,签约率从0.5%达到目前的42%,增长速度名列全区前列。2017年公共卫生考核从全区末名上升到第七名,摘掉了长期落后的帽子。
数字变化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何建国介绍,由于定位、人才匮乏等原因,基层医疗机构底子薄,公卫服务积极性差是早些年,甚至是当前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依然面临的现状。为此,猫儿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五位一体”医防融合工作机制,即实行队伍融合、工作融合、信息互享、共同考核及分配。
在人才引进方面,面对猫儿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招聘发出去一年没回应的窘境,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探索“县管乡用”方式,通过医院招聘医生到基层工作,由二级医院管理,完成了中医、妇科、儿科医生的招聘;在日常工作方面,门诊医生与公卫医生患者信息互享,以便于更好的对慢病患者等进行健康管理和定期随访;同时,为了让医生也主动参与到公共卫生服务,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健康服务,这里的医生也有公共卫生工作量考核和绩效分配。如此,便有效破解了基层医疗人才引不进、留不住,以及家庭医生签而无约等一系列难题,家庭医生签约不仅有了量变还有质变。
谈到医防结合,何建国认为,以医共体为载体的分级诊疗落实,只是解决目前基层人才断档的暂时办法,从长远来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通过政策倾斜、县管乡用等人才培养和引进方式将全科医生留在基层,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在做好健康守门人的同时,应当将健康促进提上日程,让医防结合得到进一步深化。
记者获悉,以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探索实践的医共体建设经验,也将在江北区内获得扩展。
“为了让老百姓在医改中更有获得感,我们肯定希望好的医共体建设经验得到进一步开展。”江北区卫计委副主任何耀东介绍,从全区来看,近年来,江北区积极探索,坚持以医联体工作为突破口,带动医联体服务全面向纵深推进。目前,全区4家基层卫生机构组建的5个医联体积极构建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初步构建形成首诊在基层、治疗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2018年1-6月,全区医联体共诊治门诊27646人,住院患者1782人,分别较2017年同期增涨3.08%及12.22%;医联体内共上转患者46人,下转患者192人,分别较2017年同期增涨58.62%及3740%,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得到稳步提升。
谈到接下来的工作计划,何耀东说,下一步,江北区将积极建立“医疗、医保、医药”的三医联动改革机制,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和远程医疗,争取区内就诊一卡通;协调医保,将更多的实惠倾斜在基层,引导百姓在基层首诊;在医药方面,江北区目前正在统一区内用药目录,统一后将有效解决老百姓在基层医疗机构买不到上级医院开出的药物等问题。“希望通过三医联动为主线,推进全区各项医改工作再上新台阶,推进全区健康事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