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阿富汗先心病儿童在中国治疗后重获健康
2019年8月9日,乌鲁木齐,接受完手术的患儿在病房内接受康复治疗。(图片来源:新京报)
2019年5月4日,喀布尔,来自中国医疗队的专家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检查。(图片来源:新京报)
2019年5月4日,喀布尔,诊室外候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图片来源:新京报)
7月31日,24名阿富汗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儿童飞抵乌鲁木齐,在家长和阿富汗红新月会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在新疆接受了中国医学专家的治疗。
这是第5批来到中国的阿富汗先心病儿童。过去两年,共有100名患儿分4批到中国接受治疗,重获健康。
目前,21名接受治疗后状态平稳的孩子已经回国。“希望他们远离炮火,期待复查时再见”,刘京京和中国红基会以及医疗专家组在机场送别这些孩子时,由衷地表达了他们的期望。
先心病在阿富汗查不出、治不了
作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医疗救助项目中心主任,同时也是“阿富汗行动”具体负责人,半个月过去,刘京京还能回忆起孩子们刚刚走出机场时的茫然与局促。24个孩子来自阿富汗13个不同的省份,在此之前他们中的多数甚至没去过自己国家的首都喀布尔,更不要说出国了。
虽然陌生,刘京京还是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善意。很多孩子会主动微笑,甚至几天后他们还会说些简单汉语,比如“你好”“再见”“谢谢”等,向帮助他们的人问好和道谢。刘京京常能见到孩子和家长竖起的大拇指,“我明显能感觉到阿富汗人民对中国人民很友好、很信任。”
战争和贫穷给阿富汗人民带去的是深重的灾难。因为战争,儿童普遍营养不良,身体发育与年龄不相符,2岁左右孩子体重只有七八公斤,比同年龄孩子的十一二公斤的平均水平,足足少了三分之一。
病情的复杂程度在世界其他地区也很少见到。刘京京介绍,以我国为例,很多先心病儿童在发现早期就通过干预治疗而痊愈,“拖”到七八岁导致病情演变复杂的情况很少见。但在阿富汗,疾病的早期筛查与治疗无法实现,先心病查不出,查得出也治不了,“拖”着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连续三年的“阿富汗行动”
这是“阿富汗行动”的第二期,此次来华的24名孩子是二期行动的首批受益者。按计划,二期行动将分三批,共救治150名阿富汗先心病儿童。此前,我国已经于2017、2018两年执行完毕一期行动,成功救治100名阿富汗先心病患儿。
每期行动前,红基会都会组织专业医疗专家组亲赴阿富汗。今年5月4日,中国红基会和专家组一行,在一周时间里对在阿富汗红新月会登记的245名患儿进行了初步筛查,最终选择其中的150人分批来华接受手术治疗。
“优先救治最紧迫者”是中国红十字援外医疗队的选择标准。刘京京具体解释,即“最适宜进行手术”且“病情比较紧急”的儿童。
安贞医院儿童心血管中心外科主任苏俊武是专家组的组长,他曾两次赴阿富汗参与患儿筛查,同时承担了此次治疗的大部分手术任务。他和阜外医院的王强主任一起,在8月1日至3日的3天时间里,对23个孩子实施了手术。24名阿富汗先心病患儿中,仅1名紫癜患儿无法手术,其余全部完成手术。
患儿的术后恢复通常需要回国进行,苏俊武和专家组对此有些担忧。这些患儿身上本来就有着来自战乱国家的特征,最明显的就是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呼吸沉重、痰多、堵塞气管等症状,这些十分不利于术后恢复。为此,中国红基会和医疗专家组为孩子们带足了药物,以保证他们顺利度过术后的恢复期,彻底痊愈。
中国医生给战乱国家先心病患儿带去希望
先心病治愈率极高,援助效果很好。刘京京介绍,一般只需要1次手术,复杂情况通过2-3次手术也可以治愈,未来完全可以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跟踪援外项目多年,刘京京对战争国家人民有着深刻的同情。面对“为什么花钱去做国际援助”的质疑,刘京京既理解又有些无奈,“如果我们国家的医疗队不去,别的国家更不会去,那这些孩子怎么办?谁来管呢?”
今年5月4日,医疗专家组赴阿富汗对二期行动的患儿进行筛查的同时,还回诊了之前接受治疗的儿童,结果令人欣喜,受治疗的孩子全部重获了健康,有的孩子甚至长高了半头。
日前,21名接受治疗后状态平稳的阿富汗孩子坐上了回家的飞机。回国后,他们需要遵照医嘱,服用1-2个月的药物,之后将彻底摆脱先心病的困扰。“希望他们远离炮火,期待复查时再见”,像等待他们落地时一样,中国红十字援外医疗队又一次出现在机场,这一次他们是送孩子起飞,重回正常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