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5 2020.08
中国援柬文物修复项目稳步推进
2018年1月,中柬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实施吴哥古迹王宫遗址修复项目的立项换文》。隆戈萨表示,中国政府持续20多年向吴哥窟派出文物保护专家,中国工作队的技术、理念和态度得到柬方的认可和信任。 <更多>
-
04 2020.08
因传承而悠久 因交汇而共生 ——多样载体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文明的传承,源远流长。文明的交流,生生不息。在历史长河中,亚洲众多古老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更多>
-
03 2020.08
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 惠及观众超过16万人次
为期9天的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日落下帷幕。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本届电影节首次通过影院、露天及线上等多种形式举办展映活动,惠及观众超过16万人次,其中影院观影人次超过14.75万。 <更多>
-
31 2020.07
白中文化交流中心将在波列西耶国立大学开放
波列西耶国立大学经济与金融系文化交流司司长奥莉嘉?日列维奇宣布,列西耶国立大学于2020-2021年邪念计划开放白中文化交流中心。 <更多>
-
30 2020.07
中国援柬吴哥古迹王宫遗址修复项目疫情下继续推进
尽管新冠疫情给人员跨国往来带来困难,但中国援柬吴哥古迹王宫遗址修复项目相关考古研究工作仍持续推进。该项目负责人王元林29日告诉新华社记者,近期考古发掘出土文物表明古代中柬交流频繁。 <更多>
-
29 2020.07
一带一路”电影周开幕 涂们、白百何担任推广大使
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在上海揭开帷幕。今年“一带一路”电影周的影展主题为“跟着电影去旅行”,意在鼓励观众在电影里放飞自己的身体与心灵,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跟着电影感受文化与文化的碰撞... <更多>
-
28 2020.07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云端”传递守望相助情谊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推出形式多样的线上活动,丰富文化交流内涵,在“云端”传递守望相助情谊,获得当地民众积极评价。 <更多>
-
27 2020.07
我国文物保护走向文化自然遗产复合保护
文物保护离不开社会生活与自然空间,我国文物保护正走向文化自然遗产复合保护,成为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多>
-
24 2020.07
西安大唐西市丝路文旅小镇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
7月11日,由省文化产业协会、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大唐西市集团联合主办的大唐西市丝路文旅小镇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西安召开。 <更多>
-
21 2020.07
上海国际电影节:10分钟售票逾10万张
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0日上午8时开票,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相关规定,电影节全部采取网上售票。淘票票平台统计,本届电影节开票10分钟出票超过10万张,达107789张,迎来开门红。 <更多>
-
20 2020.07
“云端”文化游加深中斐民众友谊
疫情防控期间,斐济中国文化中心在线上举办了多种多样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当地民众积极参与,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也加深了中斐民众间友谊。 <更多>
-
17 2020.07
外国人学方言,是种啥感觉?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文化多元的国家,数据显示,拥有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和印欧五大语系的130多种语言,方言土语难以计数,是当今世界上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更多>
-
16 2020.07
五卷本《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 冀读者“呼吸到文明十字路口里的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日前推出葛承雍《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五卷),围绕“汉唐记忆与丝路文明”“胡貌汉魂与异域文明”“唐风胡俗与丝路艺术”“唐三夷教与外来信仰”“唐人胡俑与外来文化”五个主题展开,集... <更多>
-
14 2020.07
中欧艺术“云交流”热度高
今年正值中欧建交45周年。按照原计划,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中欧国际文化艺术节组委会承办的“2020中欧国际文化艺术节”,本来要在德国波恩举办。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艺术节已改为线上交流。 <更多>
-
13 2020.07
文化和旅游部实施“中国杂技艺术创新工程”
为促进中国杂技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不断推出优秀作品和人才,文化和旅游部从2020年起实施“中国杂技艺术创新工程”,评选确定一批重点扶持作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