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友谊 促进合作——记第七届中非青年大联欢
由外交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七届中非青年大联欢日前举行。此次活动以“凝聚青春梦想,奋进中非合作新征程”为主题,来自48个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的49名青年代表在北京、山东两地参观交流。一些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次激荡思想、互学互鉴、厚植友谊的旅程,他们将把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介绍给更多非洲朋友,以实际行动为非中友好奉献智慧、为非中合作贡献力量。
“激励广大非洲国家努力实现振兴梦想”
在山东泰安道朗镇的北张村,一花一世界、一墙一风景,一幅幅墙绘艺术画沿着平坦齐整的环村柏油路铺展开来,步入其中仿佛置身童话世界;在东西门村,九女峰书房形如一朵悬停于山间的云,别具一格的设计方便人们欣赏连绵山峰的秀丽景色。
“很难想象,这个旅游景点曾经是贫困村!”厄立特里亚高等教育与研究院国际联络局副局长西蒙·恩巴耶感叹道。在乌干达全国抵抗运动组织行政助理帕特里克·小布拉奥格旺看来,不同村庄基于自身特色、整合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对村落进行改造升级,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还提供了宜居生活环境,“这样的中国乡村振兴实践,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思路。”
在青岛港,自动化桥吊来回移动,将集装箱整齐堆叠,无人驾驶的自动导引车有序穿梭。满载各类货品的集装箱沿着岸边笔直延伸,形成一道色彩绚丽的“天际线”……“岸边的导引车中为何看不到司机?”“这些分工明确、便捷高效的自动化桥吊都是电脑操作的吗?”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吸引了非洲青年代表的目光。
吉布提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办公厅参赞阿卜迪·法塔·阿布迪拉伊·杜巴德忙着拍摄视频,发给远在非洲码头工作的好友。“这真是令人震惊的画面!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为非中合作带来了无限可能。我想把这样的经验介绍给我的国家,期待我们在智能化基建领域能有更多交流。”杜巴德说。
走进济南中国重汽博物馆,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讲述着中国重型汽车制造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穿梭在潍坊东篱田园综合体的智能恒温温室,一串串五颜六色的番茄展示着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泰山消防救援站在高山之巅抢险救灾、保护民众平安的经验,青岛八大关街道太平角社区网格化管理、助老食堂、“帮到家”等精细化服务,让非洲青年们一次次竖起了大拇指。
在北京,非洲青年代表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通过一张张写实照片、一件件历史文物,感受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受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逻辑和文化根基。
边走边看,边问边思考,非洲青年们逐渐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生产力的飞跃,更开创了人民的美好生活。
加蓬外交部亚洲司中国处处长卡丽娜·米丽埃勒认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自身国情的现代化,激励广大非洲国家努力实现振兴梦想。”
“我们的情谊好比钻石,历经打磨光彩照人”
举办中非青年大联欢是落实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中非青年交流,延续中非传统友谊,培养中非友好事业接班人。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知。
一本350页的书,收录了塞舌尔400余例常见病、多发病,涵盖157个病种,采用影像图片1400余幅。这本由中国第十六批援塞舌尔医疗队向塞卫生部捐赠的《塞舌尔放射病例——影像解析与诊断要点》,是该国独立以来第一本全英文医学影像学专著,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这是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医疗队以来,中国2万余名援非医疗队队员工作的缩影。”活动期间举行的中非青年对话会上,该书作者、中国第十六批援塞舌尔医疗队队员孙占国回忆援非岁月时如是说。这段经历引发了科摩罗马鲁夫医院消化内科医生亚瑟尔·阿扎利的强烈共鸣:“我想和孙医生成为朋友,了解研究病例的过程中究竟克服了多少困难,并向每一位中国援非医疗队队员表达敬意。”
2007年,17岁的阿扎利曾在中国援科摩罗医疗队队员的帮助下前往北京大学医学部求学。2015年,他回到科摩罗后成为医生,并与一批批中国医疗队队员并肩奋战。“中国医生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为救死扶伤而来,为非中友好而来。”耳濡目染中,一颗非中友好的种子深埋在了阿扎利的心中。
活动期间,科特迪瓦《中非杂志》记者格罗·兰多夫见到了来自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老朋友”。今年3月初,为了庆祝科中建交40周年,他在科特迪瓦首都亚穆苏克罗曾参与组织了一场特殊的贸易展览会,邀请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20多家中国企业参展。时隔1个多月,兰多夫与参展的中方人员再次相见。“我想借此机会更多了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企业管理的经验。”兰多夫曾在山东大学攻读硕士,热情的中国朋友在生活和工作中给予他很多帮助。“我是非中友谊的受益者,现在我想做非中友谊的桥梁。”兰多夫说。
在外交部蓝厅,中非青年代表碰撞思想,围绕如何讲好中国与非洲故事、如何增进青年友谊等深入探讨;在青岛八大关街道,非洲青年与当地社区文艺队相遇,大家共同敲响热情的鼓点,载歌载舞;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的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区,冈比亚全国青年议会发言人查姆·奥马尔和着中国古筝的婉转清音,即兴朗诵诗歌:“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不论现在还是将来;我们的情谊好比钻石,历经打磨光彩照人……”
全非洲学生联盟主席瓦尼·阿利厄·贾西表示,青年们相聚在春天里的中国,感受中国发展的蓬勃生机,共叙非中友谊、畅想非中未来,是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所在。
“对构建新时代非中命运共同体满怀信心”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2013年,中方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10年来,中非合作不断向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发展,走在国际对非合作前列。
“中国与非洲的合作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无论国家大小,一律平等相待。”埃及众议院外事委员会副主席塔里克·胡利道出了他对中国对非政策的理解。埃塞俄比亚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阿齐扎·盖莱塔·德萨勒恩认为,“中国以真心对待非洲朋友,尊重并支持非洲人民选择自身发展道路。建立在真诚平等、相互理解基础上的非中合作关系,必将不断迈上新台阶、得到非洲人民的广泛支持。”
蒙内铁路、亚吉铁路、尼日利亚莱基港、南非德阿风电项目……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中非双方合作共赢的故事比比皆是。在与本报记者的交谈中,不少非洲青年感慨于非中共建“一带一路”的质与效。在他们看来,因为共建“一带一路”,越来越多非洲民众、特别是青年拥有了色彩斑斓的梦想和充满机遇的未来。
“非中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平台上不断深化合作,为越来越多非洲青年带来了宝贵的教育和就业机会。”毛里塔尼亚努瓦克肖特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默罕默都·贝内伊克表示,在交流、理解、合作的过程中,非中青年传承发扬传统友好的决心将进一步加强。
第一次访问中国的加纳新爱国党项目与计划部主任夸库·安蓬萨·阿夏马坦言,亲眼看到中国经济社会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发展成就,亲身体验无现金支付等智能科技,再联想到非中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中国不断以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的重要内涵,对构建新时代非中命运共同体满怀信心。”
纳米比亚记者协会主席萨科乌斯·梅孔伽·伊克拉观察到,中国的年轻一代正在广泛学习各国语言文化,越来越多非洲青年也在学习中文。他表示:“非中推动文明交流对话,在包容互鉴中携手发展,将为非中取得更多合作成果、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非中关系的希望在于青年。”津巴布韦外交部多边司行政官员兼青年工作负责人霍普韦尔·穆潘甘雅玛说,青年们应把握时代与发展机遇,促进团结合作,推动非中友谊历久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