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中外文化相交融

发布日期:2018.12.10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至:
摘要 在中国知名侨乡和顺古镇里,85岁的李坤拔老人精神抖擞,给来往游客介绍已经成为民居博物馆的自家祖宅“弯楼子”。在这栋中国传统古建筑里,缅甸罗汉椅、美国烤炉、德国挂钟陈列其中,成为中外文化交融的缩影。

在中国知名侨乡和顺古镇里,85岁的李坤拔老人精神抖擞,给来往游客介绍已经成为民居博物馆的自家祖宅“弯楼子”。在这栋中国传统古建筑里,缅甸罗汉椅、美国烤炉、德国挂钟陈列其中,成为中外文化交融的缩影。


  “我祖上是沿南方丝绸之路走马帮的,前往缅甸、泰国、印度等国家从事商品贸易。”这位土生土长的和顺人笑着说道,家族现有近450人,其中300多名后人分散在美国、日本、德国、缅甸等十多个国家,“现在一家人团聚,因为语言不通,都没办法交流。”


  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腾冲市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50公里,是中国陆路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云南省腾冲市委副书记李永标介绍说,早在2400多年前,中国先民开辟的“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经过腾冲进入缅甸抵达印度、伊朗、阿富汗等国家,一直是中国通往南亚各国条件最优、路程最短、辐射人口最多的国际商路。


  依托这条古道,腾冲一度商贾云集、贸易兴盛,洪盛祥、永茂和等著名跨国商号以这里为中心,辐射内地、南亚、东南亚,促使腾冲成为中国西南历史上最古老的商埠,被誉为“极边第一城”。


  长期的开发开放,使腾冲成为全国著名侨乡,35万腾冲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遍布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腾冲也因此成为一个边缘却不封闭,注重传承却不保守僵化,淳朴厚实但也敢为人先的开放包容之地。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位于中国西南的腾冲由于地处边境、山高路远,社会经济发展逐步落后于中国沿海地区。尽管起步较晚,但开放的大门一旦打开,腾冲就紧紧抓住“极边”这一区位优势,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一路迅跑。


  改革开放初期,腾冲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与缅甸开展合作;接待侨胞、华侨团回乡观光探亲,以侨务工作为枢纽,促进双方经济往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云南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也为腾冲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难得的历史机遇。


  2016年5月,全长2474.5米的龙江特大桥建成,结束了腾冲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至此,腾冲向东连接昆明,接入中国高度发达的高速公路网,向西与缅甸、印度相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


  在交通便利的基础上,腾冲大力发展边境游、跨境游,开通腾冲至密支那旅游线路,举办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及高黎贡山国际超级越野赛等。李坤拔生活多年的和顺古镇,也已经成为国内游客和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来到腾冲的必经之地。


  2018年9月,腾冲第六届边境贸易交易会吸引了来自缅甸、印度、阿富汗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商品成交金额达3709.6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48%。促进了中国腾冲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腾冲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小小的和顺古镇里,耄耋之年的李坤拔依旧每天守着这座“弯楼子”。她说:“祖宅是牵着海内外亲人的一根线。有祖宅在,海外子孙后代也就知道,不管走得多远,他们的‘根’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