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10多个全域性项目异彩纷呈

发布日期:2019.11.19 来源:泉州晚报 分享至:
摘要 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将于22日-27日在泉州举办,共有“艺术展演展示、艺术发展论坛、网络艺术节”三大板块,活动前后还将在全市各地举办10多个全域性项目。

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将于22日-27日在泉州举办,共有“艺术展演展示、艺术发展论坛、网络艺术节”三大板块,活动前后还将在全市各地举办10多个全域性项目。全域性项目突出开放式体验、网络化互动、全域性参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提升人民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其中,第三届安溪家居藤铁工艺文化博览会等项目已率先举办。今日,本报记者带您“探营”相关项目,发现其中亮点。


海内外剧院“掌门人”聚泉


22日上午,2019年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年会开幕式将在泉州大剧院举行,包括年会启动仪式、新加入成员授牌仪式、战略合作签约等。届时,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文化机构参加,其中不少是剧院“掌门人”,当日下午还将举行“2019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发展论坛”。


泉州大剧院今年6月份投入使用后,为泉州带来了一大批高水准的文艺精品,目前正积极加入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参与“一带一路”沿线演艺交流合作。据悉,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于2016年10月成立,截至2019年初共吸引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107家成员单位加盟,已成为国际最大的演艺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古城徒步”感受街巷文化


第四届海丝泉州古城徒步穿越活动将于12月1日举办,以泉州古城文化为背景,结合泉州多元宗教文化特点,透过每一条街巷、每一段历史文化,让参赛者以双脚丈量古城风貌之余,探寻古城脉搏,感知古城风味。线路覆盖泉州古城200多条古巷,在沿途赛事组织、氛围布置、六大打卡点场景营造、线路制定上,浓缩泉州古城“老城池”“老街巷”“老建筑”“老口味”“老戏曲”“老习俗”“老手艺”——“七老文化”剪影,让参赛者领悟古城最原汁原味的“见人见物见生活”状态。


本土原创音乐大集结


鲤城区推出“刺桐文化广场”文艺汇演&市集汇,时间为8月—12月每周五、周六晚7:30,结合原创音乐大赛的举办,打造音乐人才众创平台及“一带一路”音乐文化交流窗口。11月8日—12月28日每周五、周六晚7:30,在金鱼巷、肃清门广场、小西埕等地,推出“听鲤·无滚笑”文艺演出,展示本土原创音乐,让更多人听到最闽南的声音。此外,每周六晚7:30在鲤城区文化馆举行的“听鲤的声音”音乐分享会,以流行音乐为抓手,打造一系列原创品牌音乐赛事和音乐分享会、艺术沙龙、演出等。


惠民音乐会燃情上演


在全域性预热项目中,丰泽区共有三个大项目。主题为“多彩海丝、文明互鉴”的丰泽区海丝文化节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巡展将于11月20日至24日在东海泰禾广场举行,同步举办的还有“海丝韵、泉州情”海丝艺术节摄影展。定于11月28日晚7:30举办的“放歌海艺节 献艺新丝路”丰泽区惠民音乐会,将邀请旅澳男高音歌唱家邢维立教授作艺术指导、国内外获奖青年歌唱家及丰泽区文化馆馆办团队素馨花合唱团倾情献唱。12月13日至12月30日,2019海丝伯勒时尚文化周也将热闹登场,其间会有文化大戏、静态展等,值得期待。


海丝研究再掀热潮


泉港区将掀起专家学者海丝研究热。目前,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的23名师生已前往该区开展为期1个月的闽南红砖文化游学活动,游学成果《红砖文化海丝侨情陈祥法作品集》预计于本月底举行首发仪式。本月28日,来自海内外的30多名文博专家、作家、评论家,将以泉港本地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陈小平创作的《泉州:古刺桐港的故事》为载体,引申至对古刺桐港文化价值的探索与研讨。据悉,长篇报告文学《泉州:古刺桐港的故事》通过挖掘古刺桐港史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事迹,再现10至14世纪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城市的繁盛图景,作品既具文学价值,亦有史志、文献的价值。


“十月诗会”展现海丝底蕴


洛江区将以“展示+展演”充分展示独特的山水人文之美。24日上午“海丝泉州·大美洛江”艺术活动周将在充满异国风情的印尼歌舞、炉火纯青的俞家棍术、特色美食伴手礼展销、文创企业展示、旅游资源推介、传统手工艺现场展示等活动中拉开序幕,为群众献上一场好看好听好吃好玩的文化盛宴。本月22日—24日洛江区文化馆非遗展厅将举行洛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22日—28日将在各乡镇(街道)开展传统文化文艺展演;12月13日—16日,将联合北京出版集团《十月》杂志社举办“十月诗会”,届时将邀请来自全国各地40多位著名诗人、作家、媒体人前来开展采风创作,展现洛江大美、海丝底蕴。


陶瓷展展示千年海丝记忆


本届海艺节期间,南安市海丝文化博物馆将揭牌,充满海丝元素的“海丝风帆起点的记忆”陶瓷展将于本月下旬开展。本次陶瓷展采取特展形式,策展方依托南安首家民营艺术品博物馆——汉侯博物馆原有馆藏展品,精选超过500件德化窑经典作品进行展示。展览由“文明的起源”“风帆的起点”“海丝的货仓”“遗产的璀璨”“名人的记忆”五大部分组成。展出的作品跨越千年,从宋元时期到明清,乃至当下国家级大师的作品均有涉及。同时,围绕“海丝风帆起点的记忆”主题,即将揭牌的“南安市海丝文化博物馆”与汉侯博物馆比邻而设,将展示福船模型,以及九日山、安平桥、南坑窑址等图文内容。两个展馆通过陶瓷实物、船模以及图文并茂的展板,共同展示泉州陶瓷艺术传承千年的历史轨迹,也呈现出先民们与海丝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的盛况。


两岸陶瓷大师创作交流


11月22日—26日,永春县委、县政府将在介福乡举办“夏商原始青瓷千人点火传承仪式暨海峡两岸陶瓷大师创作交流周”活动。其中,22日下午将举办林荣炳古龙窑开窑仪式;23日上午,举办两岸陶艺大师创作交流活动,下午举办夏商原始青瓷千人点火传承仪式,晚上举办陶瓷文化主题晚会;24日—26日,将举办陶瓷作品展和美丽乡村旅游活动。活动主题为“世界永春、瓷源介福”,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来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不断提升永春陶瓷文化产业的影响力,为苦寨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开发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泰兴号”沉船德化陶瓷珍宝回归


“泰兴号”清代沉船德化陶瓷遗珍捐赠仪式暨“泰兴号”德化青花瓷学术报告会将于11月27日—29日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举行,包括“泰兴号”沉船德化陶瓷珍宝回归展、捐赠者郑长来作“泰兴号”沉船陶瓷专题报告、学术座谈和民俗表演等,再现德化陶瓷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繁华景象和生生不息的窑火相传。据悉,清道光二年(1822年),“泰兴号”商船从泉州出发驶向古称爪哇的印尼,途中触礁沉没。100多年后,“泰兴号”打捞出水,出水的35万多件清代青花瓷器,见证了数百年前泉州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校园里唱响海丝赞歌


泉州开发区第二届“海丝赞歌 唱响园区”全区中小学生合唱比赛将于海艺节期间举办,延续上届活动的良好效应,让学生们通过歌曲合唱了解更多海丝文化、更添爱国情怀。活动以年段为单位进行,在努力做到“班班有歌声、人人都参与”的同时,致力营造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开发区特色校园文化氛围和艺术教育环境。比赛由泉州开发区实验学校、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发区校区两校各自选拔,最终各派三支队伍参加11月下旬决赛。目前,两所学校的初赛选拔均已完成。


摄影作品讲述“人类大家庭”


“追寻历史,助力当代,传承未来”,首届中国泉州(华光)国际影像双年展将于11月22日—27日在华光职业学院举行,此次双年展以“人类大家庭”为主题,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摄影家作品参展,用摄影艺术作品呈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历史文明、经济发展、民俗风情以及文化艺术。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杨元惺,国际摄影组织国际联盟常任主席、秘书长约安尼斯·利库里斯,国际摄联(FIAP)主席、丝路国家摄影组织国际联盟名誉主席里卡多·布希,英国皇家摄影学会教育和公共事业部主任迈克尔·普里查德,美国联系图片社总裁罗伯特·普雷基等10多个国家的数十名摄影艺术大咖将聚泉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