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 2020.08
中国自然科学论文全球第一 数量超美国
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和学术政策研究所7日发布报告称,中国在科研领域的大力投资和在研究人员培养方面的不懈努力促进了中国科研的发展: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进一步彰显... <更多>
-
11 2020.08
怀进鹏:科技共同体需团结一致推动科学发展
科技共同体更需要团结一致,以科学精神和理念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增强科学和技术服务人类社会的能力。 <更多>
-
10 2020.08
国际科技合作托起“人造太阳”梦想 中方贡献智慧和力量
日前,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在法国正式启动,标志着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项目进入安装阶段。作为当前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ITER计划承载着人类和平利用核聚变能... <更多>
-
07 2020.08
北斗+5G助推交通时空新基建 高精度定位成核心竞争力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各类场景的智能应用,率先在交通领域落地。 <更多>
-
06 2020.08
我国核酸检测试剂检出率达95% 最快30分钟出结果
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司长包献华透露,我国核酸检测试剂总体的检出率已经达到95%以上,最快一款产品可以做到30分钟出结果。 <更多>
-
05 2020.08
首次高空大型无人机台风探测试验成功
在今年第3号台风“森拉克”影响海南期间,一架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空大型气象探测无人机从海南博鳌机场起飞,历时4个小时,圆满完成对台风“森拉克”外围云系的综合气象观测任务,这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大... <更多>
-
04 2020.08
服务上亿用户 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服务,基于北斗的国土测绘、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成功应用。 <更多>
-
03 2020.08
北斗三号正式开通!开启服务全人类新篇章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中国北斗自信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 <更多>
-
31 2020.07
三国“使者”同赴火星 共创人类太空探索新历史
这个夏季,三个地球“使者”正同期前往火星。继阿联酋首个火星探测器“希望”号20日在日本升空,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23日被送入穹宇,美国航天局“毅力”号火星车也于30日踏上征程。 <更多>
-
30 2020.07
国内首个叶面积指数自动观测网络建成 已获1200万条数据
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完成国内首个叶面积指数自动观测网络,首次实现对全国典型生态环境下叶面积指数的全国范围、长时间持续地面观测,弥补了传统地面测量方法在时空分辨率上的不足。 <更多>
-
29 2020.07
深度融入新科技 未来交通场景更多样
经过30余年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基建与我国交通深度融合发展,呈现出诸多新的现实场景。建成世界先进智能水平的码头、机场和高铁;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巴士等新业态不断涌现;铁路、民航已形成全国联网售票... <更多>
-
27 2020.07
全面贴身“体检” 让火星探测器更“健壮”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获成功。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了解到,为让“天问一号”生得更“健壮”,研制期间,该院514所承担了火星探测器供配电测试系统、开关矩阵、天线驱动电机测试单机的研制工... <更多>
-
24 2020.07
南非企业与中国合作开发电子支付应用程序
南非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沃达康集团20日宣布与中国移动支付平台支付宝合作,共同开发电子支付应用程序,使南非民众可以通过智能终端收付款、网上购物和转账汇款。 <更多>
-
17 2020.07
中国援埃及二号卫星项目全面进入研制生产阶段
援埃及二号卫星是中国政府根据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标志性项目之一,也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八大行动计划的具体项目之一。 <更多>
-
10 2020.07
中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成果获国际期刊专辑发布
科学家们通过中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最新完成的21篇科技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高能天体物理学期刊》以专辑形式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