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 12 2021.04

    新型无人航行器研制成功

    既可以上天,也可以入海,一种新概念的海空两栖无人航行器“哪吒”,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海洋技术团队成功研制,多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海洋工程》。 <更多>

  • 09 2021.04

    保护好你我的“人脸”安全

    手机解锁、身份验证、上班打卡……人脸识别技术近年在人们生活和工作场景中大放异彩,与此同时,技术应用过程中涉及的用户隐私、信息保护问题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如何确保企业合法合规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成为业界... <更多>

  • 09 2021.04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六号03星

    4月9日7时0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六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更多>

  • 08 2021.04

    智能汽车不能“智取”隐私

    近日,因特斯拉车内摄像头“高清画面”在海外市场被曝光,针对智能汽车个人隐私保护是否到位、是否收集敏感信息的质疑,再次引爆舆论。 <更多>

  • 07 2021.04

    在线办公平台怎么破局?

    视频开会、共享文档、移动审批、电子证明……如今,上班并不一定要踏入办公室,掏出手机,打开电脑,我们就可以加入一场会议,或是和同事在“云端”共享任务。基于异地连线和远程操作技术的在线办公平台,使新型“无... <更多>

  • 06 2021.04

    安徽将建量子计算芯片联合实验室

    ?近日,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量子计算芯片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在安徽合肥举行。 <更多>

  • 06 2021.04

    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正式开工

    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月31日正式开工,这也是“十四五”时期开工的首个核电项目。该项目由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共同建造。 <更多>

  • 02 2021.04

    中国发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 覆盖9市(区)

    据科技部网站消息,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等六部门4月1日联合发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持续有序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 <更多>

  • 02 2021.04

    破解科技成果转化“变现难” 让科研人员多劳即多得

    “文件的出台,对事业单位操作发放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提出细化指引,使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部门‘有规可执’,不仅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关于现金奖励的要求落到实处,也让科研人员真正感受到... <更多>

  • 01 2021.04

    高端智库平台青海省生态高地建设研究中心成立

    2021年3月28日,由青海省社科院主办的青海省生态高地建设研究中心成立暨专家咨询座谈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 <更多>

  • 31 2021.03

    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发放现金奖励将不受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近日印发通知明确,事业单位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后,由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对完成、转化该项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发放现金奖励。 <更多>

  • 31 2021.03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98.2%黑臭水体已消除

    30日,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在生态环境部举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914个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8.2%,今后生态环境部要在调研的基础上,制... <更多>

  • 30 202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将着力培育原始创新能力

    近期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准备如何做?2021年3月24日,第八届国... <更多>

  • 30 2021.03

    我科学家直接观察到核径迹受离子轰击缩小过程

    通过年轮,我们可以判断出树木的年龄;通过牙齿,我们可以判断马、象和鲸等大型动物的年龄;那么,石头的年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呢?裂变径迹定年法是把“利剑”。 <更多>

  • 29 2021.03

    科技助流失海外敦煌文物“回归”:让敦煌文化“活起来”

    ?甘肃省科技厅立项支持敦煌研究院实施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敦煌石窟数字资产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示范”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启动,旨在加快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不断推进敦煌文化传承与传播,落实“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回归”...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