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大科学装置“上新” 推进“科技两项改革”

发布日期:2024.02.18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至:
摘要

力争全年高新技术企业达1.8万家,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3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200亿元,科技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6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万亿元……这是2024年四川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确定的新一年四川科技创新“任务书”。


  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四川将一手抓提升科技创新内核能级、一手抓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资源布局。


  今年,“构建高效协同工作体系”被放在全省科技系统“任务书”之首,特别提到“组织编制产业科技人才教育一体发展规划”和“构建贯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中试熟化、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服务、创新人才支撑的科技创新全链条组织运行体系”,以加强对科技工作重点环节的统筹,构建更加高效的组织和创新体系。


  “基础研究”被重点提及。2024年,四川将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等。作为支撑科技创新“利器”的大科学装置也将“上新”——今年,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四川项目、红外太赫兹等大科学装置将开工建设。


  “开放协同”也是关键词之一。会议提出,将出台省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实施县域创新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等。同时,深化川渝科技协同创新,出台成渝中线科创走廊、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创新发展带建设实施方案;加强“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


  四川将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建设高水平创新联合体,常态化开展“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实施未来产业前沿技术“先手棋”行动计划。


  省级重大科技专项要实现六大优势产业全覆盖——在去年启动实施钒钛稀土等重大科技专项,深入实施航空与燃机、工业软件及信息安全等重大科技专项的基础上,启动实施核能与核技术应用、先进装备2个重大科技专项。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方面,要布局建设中试熟化平台,支持市(州)打造科技成果中试研发基地和示范应用场景,布局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先导区,推进科技成果和创新产品进县入园等。


  在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科技两项改革”被再次提及——今年,四川将深入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评价、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全面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