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能听懂四川话,能分析来电者情绪 今后和你对话的客服可能是它

发布日期:2018.11.14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至:
摘要 能听懂四川话,能分析来电者情绪

能听懂四川话,能分析来电者情绪


  “‘这是一条小狗,它有着黄色的皮毛。’在我们的平台上用语音输入这句话,平台能自动分析出文本应该用‘它’。”11月5日,成都高新区火炬时代办公楼,四方伟业软件公司副总经理颜怀柏介绍,“研发人员占员工构成的绝大部分。”其中的顶尖人才目前专攻的,就是我省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语音与文本智能分析专用平台”。


  “这个平台的关键在‘智能’,今后电话里跟你对话的客服,可能是个‘假人’,而你却察觉不出。”颜怀柏说。


  这是一个智能平台能听懂人话并分析人话


  “简单地说,这是一个能听懂人话,并分析人话的平台。”四方伟业公司技术总监赵神州说。


  听懂人话,是指能将语音输入转化为文本。与市面上常见的语音输入不同,这个平台,将能听懂“地方话”。“相信很多四川人,都碰到过因为普通话不标准,而无法准确使用语音输入的尴尬,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这个。”赵神州介绍,这个平台并不是要听懂所有的地方话,目前的定位为主攻云贵川方言。


  “不要小看方言差异,四川话就分川中小片、川东小片、川西入归阳平小片等7个板块,每个板块的发音都不一样。”该公司负责语音录入的工作人员说。


  不仅仅是“地方音”,“地方词汇”也能被平台识别出来。“扯筋”是指“吵架”,“煞搁”是指“结束”,这些,平台都能听懂。


  “如果只是简单的语音与文本的转换,还谈不上智能平台。智能的关键,在于要能对语音及文本进行分析。”赵神州说,在有声语言的传播中,传递的文字信息,只占整体信息量的很小部分,“对方说话的音量、语气、语速,包含了更多有价值的内容。”这些内容,在这个平台中都能得到体现。比如,对方语气焦虑或者愤怒时,所转化出来的文本旁,就会有相应的标注。“我们的平台能够识别音量大小、语气变化等,为后期分析做参考。”


  文本出来之后,平台还能根据文本内容,做出智能回应。比如,用在电话智能客服的应用场景时,就能根据来电者情绪、语气等在内的文本内容,进行与之对应的回复,智能客服的声音也会根据来电者的声音进行调整,如对方很着急,就采取柔和且带有宽慰的语气来回答。“技术后期成熟之后,你甚至察觉不出,给你回复的是一个机器人。”赵神州说。


  这是一个能带来百亿效益的平台


  可在智能客服、智慧教育等许多场景应用


  这个能听懂他、她、它的平台,能带来多大价值?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院长吕建成教授表示:“该项目成果可向相关垂直行业提供共享平台接口,促进四川在智能客服、智慧教育、新媒体等应用中形成产业化,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平台的落地,将带动四川省上下游配套产业,经济效益超百亿元。”


  在赵神州看来,具体的应用铺开之后,目前众多企业所面临的组织能力、人才集聚、经费高昂等困难都将得到解决。


  项目普及还有哪些瓶颈需要突破?


  吕建成认为首先要壮大人才队伍,四川要打造语音与文本智能分析专用平台相关产业链,创新人才队伍的凝聚和培养,从而抢占国际人工智能语音产业市场的主导权。


  赵神州则表示,项目需要在技术上得到进一步突破。“今年9月才刚刚立项,还是一个很年轻的项目。我们需要继续攻克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的瓶颈,才能满足产品智能化升级需求,为今后的广泛应用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