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大会在京举行

发布日期:2019.05.16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至:
摘要 5月11日,“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大会在北京开幕。主题为“携手共建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丝路”,共设有1个主会场、24个分会场,共同探讨灾害数据调查与共享、形成机理与物理过程、风险分析与管理、监测及早期预警、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灾后恢复重建、跨境灾害风险防范、可持续发展等议题。

5月11日,“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大会在北京开幕。主题为“携手共建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丝路”,共设有1个主会场、24个分会场,共同探讨灾害数据调查与共享、形成机理与物理过程、风险分析与管理、监测及早期预警、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灾后恢复重建、跨境灾害风险防范、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此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牵头承办。


中国科学院院长、“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主席白春礼致辞指出,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携手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实现国际社会经济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的科技国家队,中国科学院有责任和义务为建设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带一路”贡献科技智慧和力量。他还表示,“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作为首个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运行的综合性国际科技组织,将积极深化与沿线各国的科技合作、携手应对共同挑战、促进民心相通与人文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希望,进一步汇聚国际智慧、凝聚国际力量,为有效应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积极创新平台、创新机制,切实提高沿线各国防灾减灾与生态建设水平,促进全球共同发展,促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秘书长减灾事务特别代表水鸟真美发表视频演讲指出,防灾减灾是“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其核心是巨大的创新创造潜力。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快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随时都有可能引发新的灾害风险,她非常高兴看到中国政府为确保“一带一路”建设的风险可控和可持续性而采取的积极措施。她表示,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很乐意在提高基础设施防灾减灾能力和大规模减少灾害风险方面促进国际合作、支持区域间交流,促进提升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她希望,各国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在深化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灾害风险分析评估方法,积极提供减轻灾害风险的解决方案,加快研究制定灾后恢复新标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效的减灾科技支撑。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表示,过去六年,中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等的协同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中坚持绿色低碳,着力强调投资贸易中的生态文明,不断加强在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为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并将持续发挥积极作用。他强调,减少自然灾害风险对于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和安全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由于强烈的构造运动、脆弱的生态环境,加上频繁的气候极端,在“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地区,特别是天山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东部、南亚等地区,都受到各种地质灾害的严重威胁,我们需要携手并进,加强科技合作,分享不同国家的科技创新成果,构建更有效的减灾平台。


联合国环境署政策司灾害管理处处长亨里克·斯洛特表示,气候变化和灾害影响是当前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带来的灾害加剧、生态退化、环境破坏等影响,希望国际科学界携手合作,共同应对灾害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切实减少各类灾害风险,为实现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


联合国减灾署亚太区项目官员蒂莫西·威尔考克斯强调了减少灾害风险中科学与政策对话的作用,并希望加强自然灾害及风险管理中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为各国有效应对灾害风险不断创造新的解决方案,促进2030年全球减灾目标的逐步实现。


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傅伯杰院士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希望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防灾减灾、灾害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科技交流,深化合作研究,进一步发挥地理科学及学术组织的作用,帮助人们了解和应对灾害及灾害风险。


大会还就“‘一带一路’自然灾害与风险防控”“将环境可持续性和抗灾能力融入我们对基础设施的构想中”“滑坡减灾的进展及挑战”“洪灾风险计算的科学方法”“海洋与大气的热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估”“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可持续及生态工程斜坡的理论及机制”等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了15场大会特邀报告。


会议期间,还将举办丝路文化与发展主题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焯芬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研究员、“北斗女神”徐颖研究员、“火星叔叔”郑永春研究员与青年学子和社会公众一同探讨“一带一路”的历史与展望、当代中国的全球观念与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畅想、北斗与“一带一路”、 人类面临的重大天文灾难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据悉,此次大会还将倡议成立国际减灾科学联盟,并推动发表《“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负责人,以及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700余名中外科学家参加了大会。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李寅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