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校有个大学生“苦干团”
最近,武汉纺织大学轻化工程专业大三学生黄晓佳正为考研做准备。刚上大一时,黄晓佳原计划转专业,但近3年来,她愈加笃定,今后无论科研或就业都围绕本专业开展。“观念的转变,与加入‘苦干团’历练有关。”黄晓佳说。
黄晓佳所说的“苦干团”,即武汉纺织大学化工学院谋划组建的一支大学生苦干精神实践团。该团旨在通过鼓励学生参加系列志愿服务、暑期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砺自我,学会脚踏实地、实干兴邦。
2015年3月,“苦干团”经过对参选者的严格筛选,迎来了第一批成员。成员培养周期为一年,“严进也严出”。考核合格后,成员方可进入预备党员考察序列。其间,成员若无故旷课、未按期限完成任务作业等,将被一次性扣除60分,淘汰出列。
到食堂帮忙备菜打饭、收捡餐盘,去图书馆整理图书,为校园草坪清除杂草……“苦干团”这些自找苦吃的“义务劳动”,让很多95后、00后成员的脚步更匆忙,但也甩掉了身上“任性”“不能吃苦”的标签。
黄晓佳至今还记得2018年前来迎接她这名大一新生的学长学姐,“他们穿着统一的、印有‘苦干团’字样的紫色短袖,热情阳光地帮新生提箱子、引导报到,走在校园里特别亮眼”。
大一下学期,成绩排名班级前五名的黄晓佳,通过竞选也加入了“苦干团”。那年暑假,为结合专业知识学习蜡染技术,黄晓佳和“苦干团”成员来到贵州苗寨,每天顶着烈日跟随当地居民上山采摘板蓝根,提取靛蓝染料,探索蜡染非遗文化如何通过互联网走向世界。
负责所在班级宿舍的安全文明督导,是“苦干团”的一个重要培养项目。作为“苦干团”成员,2016级学生杨铭虽患有脑瘫、一侧肢体行动不便,但仍和其他成员一样,每晚查看同学是否返回、宿舍卫生以及用电安全等状况。
杨铭很感谢在“苦干团”的这段时光,“日复一日的坚持,教我学会了做事要有恒心。”本科4年里,杨铭综测成绩一直位列全班第一,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后来,杨铭又申请担任新生班助,帮助更多新生。去年,他考研成功,决心在本专业继续深耕。
“尽管苦,但从中收获更多的是成长。”2019届毕业生肖可欣在学校“苦干团”磨砺1年后,成功入选湖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本科毕业后,她通过选调生考试,来到湖北省江陵县秦市乡永和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
6年多来,该校化工学院辅导员王娟娟见证了“苦干团”发展壮大——已选拔培养七期学员633名,无一人转专业;已毕业成员中,44.44%选择考研,远高于全校考研平均比例,29.63%的学生选择本专业相关的企业就业;不少学生考入选调生或乡村教师岗位。“苦干团”则入选湖北省共青团团课优秀案例,并获评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
原标题:武汉高校有个大学生“苦干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