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由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论坛”近日在复旦大学举行。围绕“国际传播:新格局、新理念、新方法”这一论坛主题,来自全国高校的数十位优秀博士后汇聚复旦大学,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就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讨。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孟建教授和姚建华副教授共同主持了该论坛。
图为论坛线下会场
由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发起举办“新闻传播学博士后论坛”,在全国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培养工作中尚属创新之举。参加本次论坛的博士后们就我国的国际传播建设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讨论。
论坛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教授的致辞中开启。他回顾了自己在新闻学院做博后的经历,指出博士后阶段是一个青年学者进行学术研究和学术生产的重要时期。他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作为全国唯一两次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殊荣的高级人才培养机构和高端学术研究平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科发展、科研产出、平台的建设,贡献了重要的力量。他在向大家表示诚挚欢迎和谢意的同时,也鼓励博士后们再接再厉,续写辉煌。
图为复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张涛甫教授(右)与复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孟建教授(左)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周琼就“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国际秩序重建”的主题率先发言。她认为,互联网技术结构改变了原先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权力结构和政治权力结构之间的既有平衡,根植于网络的权力在全球化时代对国际秩序产生着重大影响。后疫情时代,作为战略意义的互联网和作为重构秩序的互联网,对国际格局和大国竞争具有重要的价值。我们要倾力打造我国新的国际互联网传播能力,大力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复旦大学与山东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培养的博士后任晓敏指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条件,传播好“红色基因”除去要建立全方位立体传播矩阵,形成红色文化传播的新格局外,还要借助“沉浸式场景传播”等各种现代化传播手段,创造更丰富更深刻的文化体验。她还就构建红色文化的“在地-在线-在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李晖认为,讲好中国故事,是历史必然、现实使然、问题应然。中国硬实力和软实力有“落差”,软实力“形于中”要尽力,“发于外”需努力。理想的新闻故事,既要保留多义性,形成再阐释空间,又要主导解读,避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此外,他还就创造“传播关联”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见解,他认为,当人们感觉自己与故事中的人物或者情节存在关联时,其传播力就会达到新水平。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崔汝源就中国国家形象长期遭遇来自西方一些国家污名化的危机展开论述。她认为,当下我国对外传播策略正从理论到实践做出全面调整:从被动型“他塑”转变为主动型“自塑”。解读西方“他者”对中国的误读以及污名,在国际舆论场中坚持斗争的同时,重新表达自我,是扭转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有效路径。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顾准分析了近年300篇关于“短视频”的外文期刊论文和报纸文章。他认为,这些报刊文章的关注焦点聚焦在“短视频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上非常值得关注。他从“短视频的算法和商业模式”、“短视频以模仿和复制为主要手段的生产方式”、“短视频与个人,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等九个方面分析阐述了我国在国际传播中应很好地运用“短视频”传播战略与沟通策略。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刘金河指出,平台权力的崛起带来诸多社会挑战,也给传播学提出了新课题。针对平台权力的来源,除了传统的以“权力来源于传播”为核心观点的传播学既有理论,也提出转向“基础设施”的媒介政治学解释路径,并强调媒介研究的物质性转向。他认为,数字社会的权力经由控制社会基础设施对使用者有直接的支配能力,同时对整个社会具有某种支配性的影响力。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施州论述了中国品牌国家传播与国潮文化战略问题。他指出中国品牌国际化传播的战略,应该从三个维度展开,即理念的层面、形象的层面、体验的层面,这三个层面分别对应了国潮精神、国潮符号和国潮仪式。中国品牌国家传播一定要从传播的战略上升到企业战略的维度,这也应当作为国家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为线下参加论坛的部分博士后合影
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评估组组长孟建教授对论坛进行了总结。他说,要更好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新闻传播学的博士后作为我国新闻传播方面的高级人才,要在我国国际传播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孟建教授最后说,我们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来探讨国际传播,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就国际传播研究这一学术问题而言,我们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一定要加倍努力,为重构国际传播格局、重整国际传播流程、重塑国际传播业务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