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2020,中国教育穿越疫情实现裂变

发布日期:2020.12.30 来源:新华社 分享至:
摘要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触发了一次“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学生在哪里,教育就在哪儿发生”,穿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边界,融合线上与线下,教育有了更多可能。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触发了一次“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学生在哪里,教育就在哪儿发生”,穿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边界,融合线上与线下,教育有了更多可能。


“上半身校服红领巾、下半身睡裤拖鞋”——今年上半年“云”学习的经历,让孩子们印象深刻。


“能听到我说话吗?能看到PPT吗?可以的话请回复1。”2月4日早上8点,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二中学的数学老师刘小琴开启了她的第一次直播课堂。班级的54名学生虽然不在教室,但都已做好学习准备,整齐地在屏幕上打出“1”。


疫情发生后,各地出台延迟开学的规定,教育部启动“停课不停学”工作,统筹教学资源,全力保障教师们在网上教、孩子们在网上学。


“从电话联系第一位老师起,短短几个小时内,41个学段学科,参与‘空中课堂’视频课建设的教师队伍全部集结完毕。”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回忆说。


2月17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正式开通,“云”学习大规模开启。


截至5月中上旬,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次数达20.73亿,访问人次达17.11亿。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在线开出了107万门课程,合计1226万门次课程,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775万人。


在线教学不是新生事物,但如此大规模地开展,还是第一次。


在应对危机开展在线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仅学校课堂的“围墙”被打破,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心理上的“围墙”,形成了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新的教育形态。


如何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12月20日,在第四届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大会上,来自湖北大学的陆小莉老师带来的《西方文化》课,展示了生动的慕课教学实践:


针对每个学习单元,学生们可利用线上视频和图书资源先进行预习,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学习小组,线上线下沟通商议、查找资料,并以演讲、话剧等多种形式予以展示,老师点评引导、小伙伴们线上讨论评价……


跨时空、跨地域、沉浸式的融合体验,给教育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中国高校外语慕课联盟理事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介绍,2020年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新上线10个语种102门课程,课程总数较去年翻倍,达到215门;疫情期间,平台服务了1289所院校,280余万学生,并为世界慕课发展贡献了力量。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3.4万门,学习人数达5.4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人数1.5亿人次,慕课数量与学习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课程建设数量和应用规模迅速跃居世界第一。


进入后疫情时代,中国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更需要发挥在线教育优势,构建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我们再也不可能、也不应该退回到疫情发生之前的教与学状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说,融合了“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新鲜感”正在向“新常态”转变。


针对基础教育阶段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现实需求,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进一步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


教育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研究,深入总结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编制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出台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引导与激励在线教育发展,不断完善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