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起建设一流大学的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的行动指南。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更要主动肩负起一流大学的新使命。
使命引领未来,崇高的使命追求是一所大学建设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天津大学建校120多年来,以“兴学强国”为使命,在服务国家目标、担当社会责任、推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赋予学校的精神气质以新的时代内涵。
践行“兴学强国”使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就要牢牢扎根中国大地,坚持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定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队伍,打造一流学科,贡献一流学术,营造一流环境。要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找准定位,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科技创新的新趋势、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需求。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天津大学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加强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全过程,把“兴学强国”使命转化为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精神动力,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内化为青年学生的理想与追求,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育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就是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一流高校更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承担起一流大学的新时代使命。要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快速响应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对一流创新人才的需求;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深入推进实施“一流本科2030计划”和研究生培养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师德为先,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一流师资队伍;要优化学科布局,提升学科优势,推进在基础前沿领域、国家重点战略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学科交叉;要实施国际化战略,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要推进内部治理改革,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升学校治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要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把更多资源配置、学科发展等方面的权利赋予基层单位;要推进学校评价体系的改革,坚持评价中的育人导向,发挥科学评价的导向作用。
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学校的改革发展,推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与学校工作实践相结合,勇于开拓进取,强化责任担当,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社会主义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